中青在线
2004年2月15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请善待农民工
2004年02月15日 02:43:03

新华社记者 蒲立业 胡国香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近几年有大批农民远离家乡,闯进城市找出路。他们从事着城里人不愿意干的脏、苦、累、险的工作,用自己的血汗默默地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给城里人的生活提供种种便利。对他们,我们理应满怀感恩心态,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关爱。

  但现实却让人倍感沉重,城市的文明和进步并未给农民
工带来多少温暖和兴奋;相反,却让满怀梦想的他们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和坎坷。要回自己的血汗钱难,子女上学读书难,不时要遭受城里人的白眼,精神文化生活单调枯燥,社会保障几近空白。他们的每一声叹息,都是向城市现代文明的拷问,都是向我们社会与我们个人内在良心的拷问,我们善待过这些为城市进步付出辛勤汗水甚至宝贵生命的农民工了吗?

  大量事例表明,我们给予农民工的实在太少太少:一些热衷于搞政绩工程的部门和黑心包工头,硬是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给;众多的城里人平时总以鄙弃、蔑视的目光看待农民工,只是在春节农民工返乡、生活出现不便时,才怀着一份感激思考那些棚户区群体的存在;我们的许多部门不作为、不负责,对农民工不断上访反映维权问题推来推去。

  令人感到鼓舞的是,国家正从上到下营造“善待农民工”的大环境,从去年岁末总理帮助追工钱,到近日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农民工的生存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中央在“一号文件”中将农民工定位在“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就他们的问题提出要求,“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要把中央精神落到实处,让“善待农民工”成为一种氛围,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完善用工机制,让农民工不再到年底望薪兴叹、有家难归;消除种种歧视性政策或规定,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搬开农民进城打工路上的“绊脚石”;多搞些技能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谋生本领。

  大事情要做好,小善也应常为。让我们投向农民工的眼神更温柔些、友好些,真诚地向他们说声“谢谢”!

  (新华社哈尔滨2月14日电)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