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2月28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预谋炒作背后的商业玄机
2004年02月28日 00:11:42

本报记者 徐虹

 
恶意炒作的最终结果,是在公众的好奇和正义的盲区中,丑事变为声名,缺德转化为利益―――

 

  娱乐圈的任何事件都可转化为商机。新近爆出的热闹炒作新闻包括:刘晓庆靠短信聊天“收买人心”,“人心”没买到反招来骗钱的投诉,而刘晓庆在狂接戏后再次提高了曝光率;崔永元炮轰冯小刚后,广东华影南方院线应观众要求,从2月23日起在其旗下的天河电影城等影院重新上映《手机》。

  以崔冯“骂战”为例。相关调查表明,大多数观众认为崔冯“骂战”的确勾起了人们看《手机》的兴趣。天河电影城吴经理说,二人“骂战”以来,向影院查询《手机》场次安排的电话明显增加,各个年龄的查询者都有。影院正考虑每天放映“两场以上”以满足观众需求――换句话说,在这个荒诞的转换中,愤怒的崔永元从一个道德缺失的牺牲品,再次成为商业怪圈的受害者。

  日前,记者就“崔出来放炮其实是一个炒作的精心策划”的传言,多方对知情人进行了采访。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说,这完全是毫无根据的推测。崔永元没有任何“炒作”动机。

  这似乎印证了一种现象:在这个社会上,一个人的愤怒、呼吁、争辩都将是道具,无论行为主体愿不愿意,他们都会成为实现商业利益的一个环节,最终被转化为某种利益。

  另一个由于预谋炒作而获得商业利益的例子是张钰。日前,为黄健中叫屈的张纪中等3位编导呼吁,张钰恶意炒作后片约反增,影视圈应集体对其进行“封杀”。张钰则迅速反应:他们都是些名不见经传的三流导演,是想借此事炒炒自己!而与此同时,为炒作自己的新作而拉“皇帝”张铁林下水的周璇,也最终败诉。

  商业利益永远隐藏在娱乐事件背后,成为最终浮出水面的深水巨鳄―――这似乎成为商业文化渗透生活的一条铁律。

  已退出娱乐圈转战酒业的邓建国,分析了娱乐圈这些恶意炒作引发的爆炸式新闻。

  这位当年的炒作大腕不无忧虑地说,现在新闻在网上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也更广,那些想要出名的人当然注意到了这一点,甚至把一些隐私搬到了新闻上。如果一旦有人成功的话,肯定会有更多想要出名的人来纷纷效仿,丑闻会越来越多……

  就在邓建国讲这番话的同时,一家电视台的聊天类节目准备在一年之内邀请52位娱乐圈最耀眼的女性聊天,打头炮的就是张钰!

  一位资深电影人说,娱乐圈的名利诱惑太大了,现在有一个特别恐怖的现象就是,好也出名,坏也出名,只要有利益。这个观点现在不是作为一个教训,而是作为一个经验被大家接受了。

  最新的消息是,刘晓庆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表示:“出来以后片子比较多。9月下旬签了第一部片约,而且收到了第一笔钱,非常高兴。我觉得从来没有像这笔钱让我觉得是钱。”

  最后,这位53岁、历经风雨的影后说:金钱是身外之物,我从来没有因为金钱或者其他物质上的东西有任何的难过或者什么,我觉得还可以再挣。其实,我觉得金钱这些东西都是身外之物,而我这次所得到的好多都是用钱买不来的。我就觉得世界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反而是钱买不来的。相信这是她历经诸多娱乐游戏之后的由衷之言。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