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3月16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文化肖像
范稳:四年写本书,就像上了一次大学
2004年03月16日 02:17:54

本报记者 张文凌

  云南青年作家范稳的长篇小说《水乳大地》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两个月,便迅速走红市场,在首印两万册基础上,又进行了第二次印刷。

  这个描写西藏与云南交界处卡瓦格博雪山下澜沧江峡谷里整整一个世纪的故事,其生活原型位于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的盐井纳西族自治乡,它是西藏惟一的纳西族自治乡、惟一的
天主教村庄。“过去我认为一个汉族是无法写民族地区的小说的,最多只能写点散文、游记之类的玩意儿。因为你骨子里流淌的不是人家的血液。”范稳说。

  但是,这一想法随着范稳1999年第一次沿着滇藏茶马古道进入西藏以后改变了。在多次到藏区后,他发现,文化背景的东西是可以学习、感悟的,可以学会用藏族人的眼光看雪山、森林、草原、湖泊和天空中的神灵。“而且我们还有丰富的藏学研究成果可运用,有那么多优秀藏族作家的作品可借鉴。所以,一个汉族完全可以写出地道的藏地小说。这不仅仅是一种挑战,更多的是在学习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在完成这部小说的4年时间里,前两年范稳几乎都是在藏区体验生活、做采访,平均每年要进藏四五次;在后两年的创作中,他仍然常常重返藏区。甚至在有一年的冬季突然丢下笔,从昆明跑到藏区的天主教堂和藏族教民一起过圣诞节,寻找“在现场”的感觉。有一次他被泥石流阻挡在峡谷里,最后跟随一队马帮翻越了无数还在流淌的泥石流堆,冒险逃了出来。2001年,他独自一人到盐井的教堂生活了一段时间,每天看书、写作、帮修女们劈柴、买菜、修鸡舍。在藏区的每一次旅行中,他喜欢走村串户的感觉,喜欢骑马漫游在高山峡谷中的浪漫情调,喜欢睡睡袋、在藏族人的火塘边一夜宿醉到天亮。

  粗略估计,他大约为写这部书跑了10多万公里的路。此外,他还拍了近万张图片,阅读了约1000多万字的各类书籍、史料,以弥补自己藏民族文化背景和宗教文化方面的不足。“我认为,以4年的时间来写这部书,就像上了一次大学。上大学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是人生转折点,而静下心来向一个民族学习,则是一个作家创作道路的重大转折,至少对我是这样的。选定一个民族作为自己的学习对象,就像我在大学里选定了一个专业,修了第二个学位。”范稳说。

  以前范稳也写过以都市爱情、机关生活、家庭琐事为题材的作品,但后来却越写越失望、越写越委顿。他说,那些小感觉、小波折、小悲喜剧,当时觉得不错,时间一长了,甚至要不了一年,就感到不过是一些重复的情感和杯水风波以及累赘唆的话语堆积罢了,没有波澜壮阔、大悲大喜、超出想像力的东西。

  所以近年来他一直在云南的大地上行走,为自己的创作寻找出路。直到终于在澜沧江大峡谷的深处找到一个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水乳交融的村庄,并从这个普通村庄看到人类文明进步的痕迹,看到信仰的代价和信仰的力量时,他被深深地感动了。“最近五六年我才明白,一个生活在云南的作家的优势就在于充分地利用本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而不是跟在别人的后面,追逐文坛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文学潮流。”“在书房里,你绝对想像不出一个藏族如何走进天主教的教堂,如何用唱山歌的嗓子吟唱赞美诗;也想像不出澜沧江边的盐民们怎么用最原始古老的方法晒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盐;你更想像不出藏传佛教、天主教、东巴教三种宗教如何在这片狭窄的峡谷里从血与火的争斗、到水与大地的交融。在一方小小的天地里,在一个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的峡谷中,民族、宗教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不同的文化与信仰,他们所经历的一切苦难和祥和,我以为就是一部20世纪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启示录。”范稳说。

  与《尘埃落定》是“一则政治寓言”不同,《水乳大地》讲述的是民族与文化的融合与交流。范稳认为,一个作家想在一个与你的文化背景迥异的地方学到东西,必须具备一些起码的素质:勇气、爱心、谦逊、虔诚、坚韧、刻苦。在藏区跑了这么些年,范稳说藏族人对他教育最大的是:做事情要单纯、虔诚,对神圣的东西要知道敬畏,对苦难和不公正的命运要学会忍耐。

  许多人在读完《水乳大地》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尘埃落定》作者阿来说,这是一本写得很“奢侈”的书,按眼下的注水写作,《水乳大地》这本书可以撑成3本书了。“在写作中我从没想到过要把一些素材节省下来,留作下一本用。我已不需要靠稿费买米,为什么不去写一本自己真正用心、真正感动的书呢?”范稳说,“作家都说作品是自己的孩子,有谁见过当父母的不为自己的孩子倾其所有呢?现在想来,我感到自己在写作中还奢侈的不够。”

  当初写《水乳大地》时,范稳说自己并没有奢望它能成为中国最好的小说,只希望它是一部有理想倾向的书,一部能代表藏东及滇西北一带多民族混杂地区某种人文精神的书,一部让读者觉得好看的书,一部让他感到写得痛快、并代表了他的文学追求的书。当然,他还有一个愿望:“我还希望它能给疲惫委靡的文坛一记重拳。”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