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4月11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聆听
地心之旅
――张少泉在《百家讲坛》的演讲(节选)

2004年04月11日 00:03:01

 

  什么时候人类才能够进入地心,进入地核呢?看起来这是一个遥遥无期的事。但是事物的发展非常快,有可能你们(指听众)在世的时候会看到这一天。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进入地心可以人去,也可以派代表去,也可以派我们的工具,手的延长工具去。所以,我今天讲的“地心之旅”,着重点不是一个已经成熟的科学成果,而是在探索路上我们所做的努力。

  上天入地的神话和幻想自古有之。但是能够成文的还是在1864年儒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进入20世纪,地球科学获得空前发展,使得我们能够利用地磁场、利用重力场的知识使我们的飞船能够离开地球飞入太空。我们说地学的知识是太空飞行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进入地下的一个基础。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地心之旅”的科学基础,这是科学而不是幻想,更不是神话。幻想和神话有差别,因为前者要基于一定的事实。而幻想和真正的科学设想又有相当大的距离,因为后者得掌握真正的科学规律。

  21世纪刚刚开始,我想,今后我们应当能够实现“地心之旅”―――进入我们脚下的地核、地幔、地壳。怎么实现呢?很重要的一点,这就是要建立在航天和信息的高新技术日趋成熟的基础之上。没有信息做基础,没有一些新材料的研制,就没有办法耐高温、耐高压……因此,我认为,由于技术的保障,可以为我们未来的“地心之旅”提供技术条件,我想这是一个总的发展趋势。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地球呢?是一个旋转的地球,一个演化中的地球,一个圈层结构的地球,一个作为行星家族成员的有着一个神秘核心的地球。

  过去总认为地球核心就是一个固体的内核,它的外核,大家知道是液体的。这是一个丹麦的地球科学家莱曼―――一位老太太发现的,整个的地球基本上是固体,惟有外核是液体。现在发现不那么简单。咱们中国的地震学家宋晓东发现地球的内核是在旋转的,有多快呢?比板块运动要快几十倍,它在里边转,外边的外核跟着走,地幔也跟着转,最后转到地壳。这是一个重要成果。另外一个发现是,在内核里边有什么呢?有核裂变的产物,它很可能是提供我们地球的外核、地幔和整个地球内动力的根本源。为什么我说是神秘的内核,原因就在这里。到底里边的情况如何呢?应当说目前的研究还是初步的。

  大陆漂移是一个很重要的学说―――把一个固态的地球变成一个动态的地球。它的提出者是古气象学家魏格纳,他提出的这个大陆漂移学说,综合了地学的很多领域。如果我们说,儒勒?凡尔纳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幻想的话,那么大陆漂移学说就为我们打开地下大门开了一个口子。儒勒?凡尔纳曾经说过:“凡是人能够想像到的事情,总有人最终能够实现它。”我想补充两句话,第一句,人只有能够想得到,才能够做得到。你连想都想不到,不可能做到。第二句,你不要认为你自己做不到,就没人能做得到。

  有一句名言讲,“挽起你的弓吧,向相反的方向各射出一支羽箭,当它们在飞行中相交的时候,世界就不是原来那个样子了”。为什么呢?因为一支箭是科学,一支箭是幻想,或叫艺术,如果地面是平坦的,永远不可能相交。好在地球是一个圆的,在地心引力作用下,它们围绕着地球转一圈,后来撞击了,溅出一个智慧的火花,才有了今天的世界,所以没有幻想的科学工作者,永远成不了科学家,要敢想。

  我们提出一个设想,如果说我们真要进入地心的话,第一,我们还离不开地震波的探路。为什么呢?因为对下面的情况不是很了解,要对地球继续做CT,继续了解哪个地方是个薄弱环节。第二,要通过铁水钻石来探路。这个像柚子大小的钻石,它要经得住高温、高压。第三,要有无人驾驶的飞船,或机器人驾驶的飞船,或虚拟人驾驶的飞船。虚拟人,它不是机器人,不是电脑人,不是智慧人,我想应该有这样一个阶段。最后才是载人飞船。

  请记住他们的名字―――为我们的“地心之旅”插上路标的地震学家:第一个是南斯拉夫人莫霍诺维齐,他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发现者;第二个是古登堡,他是地幔和地核分界面的发现者;第三个是莱曼,她是外核和内核分界面的发现者。同时,也请记住他们的名字―――对我们的“地心之旅”不断提供精神动力的科学巨匠:第一个是中国的张衡,第一台地动仪发明者;第二个是儒勒?凡尔纳,科普大师;第三个是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提出者。

  相关链接

  张少泉,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现任中科院科普报告团成员。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供稿)

  (首播12:40重播0:10)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