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4月16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许振超事迹打动全国各地工人的心
2004年04月16日 03:03:44

 

  据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新华社从4月11日起陆续播发的优秀工人许振超事迹的系列报道,被媒体广泛采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首钢第二炼钢厂炼钢工、劳动模范于强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要靠一批卓越的工人来造就。他说:作为首钢的一线职工,一名劳模,我更应该以许振超为榜样,学习他
追求卓越,在工作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时刻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创造一流的业绩。

  在重庆市街头,一位名叫康静生的机械厂工人说,许振超是一个有理想、有技术、肯吃苦的工人,他凭借真本领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他使我们看到了希望,觉得当工人更有奔头了。在重庆长安汽车集团公司,职工周勤说,原来我们总是对自己的岗位没信心,没动力,现在看完许振超的事例后,让我们明白了做工人一样有出息。许振超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可以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同时也由于自己有过硬的技术,使家庭收入也十分可观。

  宝钢的全国劳模孔利明这两天早上一醒就打开收音机,听有关许振超的报道,他越听越觉得有共鸣:“老许真不容易,我从心里理解他。如果哪一天有机会我们俩能够见面,我们谈几十分钟话就能成为好朋友,我们的共同语言太多了。”

  孔利明最佩服许振超的是那种几十年如一日扎根“现场”的精神。他说,现在有些人很浮躁,急功近利,看不起操作现场,一进单位就开始“瞄准”官位置。有些人三五年苦干做得到,但苦干后如果得不到提升,就表现出“怀才不遇,天地不公”的心态。这样的人一生不会有太多的积累。

  王效义是渤海重工管加工分厂的管道安装工,1968年入厂工作的他如今是公司为数不多的工人技师之一。他告诉记者,许振超决不是凭空成为新闻人物的,他能取得今天社会的认可是他多年来立足本职工作刻苦专研业务的结果。前些年,一些年轻工人不重视学习技术,认为只要脑子活,会搞关系,就能有出息,现在企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作为一线工人,掌握精通一门技术才是真正的“铁饭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