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4月28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不妨说老北京新奥运
2004年04月28日 01:25:48

李希光

  一个雨雪交加的夜晚,我们乘木船驶离我们居住的圣?赛沃勒岛,驶向威尼斯城。在夜幕和雾气中,依稀可以望见准备入睡的威尼斯城的轮廓。

  深夜,打着雨伞,走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附近的小巷子里,听着在光滑的青石板地面上自己的脚步声。透过没有遮窗帘的窗户,看见一位老太太坐在厨房里,边打毛衣边看
电视。在街灯下,仔细观察巷子两边的建筑和墙壁,你会发现,正在被拆除的北京胡同和四合院比威尼斯竭尽全力保留的旧建筑要完好得多。按照“新北京”的标准,威尼斯整个城市都应该拆迁。

  一个喜欢剧变、破坏的人和一个暴富者是不会喜欢威尼斯的。而一个自恋的、祖祖辈辈生存在古老、破落、正在被拆迁的胡同里、四合院里的人,才会永远地留恋老北京。《纽约时报》驻北京记者Erik Eckholm4年前写过一篇特稿《回到旧北京时代》:“在这座城市的高楼大厦不远处,传统的胡同街区显露了这座城市几百年来的残余。”历史上的文人和中外旅行家,如老舍,更不用说马可?波罗对北京城都有过细腻而美好的记述。但是,北京城和北京人对这些赞美的回报是让这些文字永远地保存在纸上,而不是印在古老的墙壁和路面上。北京的牌楼和运粮的船只把南方的大米通过大运河拉到德胜门内大街的后海码头,这样的景色和场面,你只能到古代和近代旅行家、小说家、散文家的作品里去寻找。

  北京的神话写在书本里,而威尼斯的神话写在石头上。在威尼斯,要了解马可?波罗,可以到他出生的老房子寻找他成长的足迹;在北京,要了解马可?波罗,要到图书馆的故纸堆里去寻找。《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北京城有12座城门,每一座城门有1000士兵驻守。北京城大街笔直宽敞,可以从街的一头一直望到另一头。一位马可?波罗研究者说,“马可?波罗的北京城墙”可以跟古巴比伦城墙媲美。然而这些宏大建筑早已不见踪影,更不用说马可?波罗曾在汗八里(元代的北京城)的住宅了。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只有新北京对旧建筑的冷漠。

  如果马可?波罗今天离开北京,700年后返回威尼斯老家,眼前的景色会让他惊讶:他出生的那座老房子仍完整地竖立在那里,仍是他刚刚离开时的样子。这种感觉是多么温暖和甜美。

  威尼斯整座城冻结在时间的冰柱里了。无论是维多利亚的诗人,还是近现代的小说家,如拜伦、D.H.劳伦斯、布朗宁、雪莱、Thomas Mann、海明威,他们有关威尼斯的作品中描绘的每一座桥、每一座房屋,甚至咖啡馆都会在现实的威尼斯城里找到。威尼斯会令那些期待新鲜和变革的人失望。关于威尼斯的故事是无法更新的,看不到变化,看到的完全是对现代化的傲视,就连细节也改变不了。

  如果马可?波罗今天离开威尼斯重返北京,他会感到失望,他看到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再也见不到他每天溜达的胡同、踏过的青石板、骑马进出的城门、亲切的四合院、甜甜的水井―――汗巴里消失了,马可?波罗看不到他心爱的城市了。

  4年前的冬天,北京市政府召集专家研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口号。在会上,我极力鼓动政府和专家们接受“新北京新奥运”的理念。我当时对“新北京”的解释是:北京人焕发一种新的人文精神和面貌迎接奥运会。

  而今天,这座城市正在从字面上理解和实施这个口号:拆旧房、盖新楼。北京一家报纸用一整版篇幅刊登了记者采写的两会代表对新北京的感受:“北京高楼有个性了,色彩丰富了,夜景更靓了”;“北京的道路越来越宽,建筑越来越高,车越来越多”;“每一次来,许多原来熟悉的地方都变了模样,认不清了”;“北京变化得让我都跟不上了,真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在全世界各个首都当中,北京是变化最快的”。这些单调、乏味、沉闷的描述在告诉人们北京古城不见了之外,还会令北京人失去想像力。

  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都没有给威尼斯带来变化。多少世纪以来,她一直像一位美丽的少女一样,任凭狂风海啸的吹打,那美妙的身躯永远透露着梦幻般的诱惑。面对现代化、全球化和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北京看来是准备把自己交给房地产开发商了。干燥的空气、拥挤的交通、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纷纷搞外装修的高楼―――这是北京城吗?

  游客来北京看什么?拥挤的汽车交通、水泥建筑、玻璃大厦、高速公路?不。人们来北京看的是北京的神秘、北京的胡同、四合院、茶馆。漫步在东单、西单的胡同里,德胜门内大街、鼓楼大街附近的老宅院,那种淳厚的人文精神是你在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琉璃厂那些叫卖旅游产品的小贩身上找不见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讲授殖民史的教授,把纽约城当成学生的历史课堂。每次上课,把学生带到那些保存完好的殖民时期的建筑物跟前,现场讲解和讨论。20年前,我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读书的时候,我的新闻学教授(一位美国记者)布置了一个作业:采访北京的胡同。我和几位同学来到西四南大街的砖塔胡同。熟悉元杂剧的朋友可能记得《沙门岛张生煮海》戏中的梅香说:“我家住砖塔儿胡同。”这砖塔胡同看来已有700多年历史。胡同得名的那座青砖塔依然站在路口,成了熙攘街头的一景。在那次采访中,我留下印象的是围坐在一起下棋的大爷们、扎堆聊天的老太太,还有端着大碗,坐在庭院当中香喷喷吃面条的人家。

  一个记者第一次逛威尼斯,不写一篇威尼斯破败的墙壁、房屋和老房子里的传奇,是不可思议的。威尼斯城和美丽的威尼斯姑娘会给你无尽的想像力。

  当2008年到来时,一个外国记者来到北京,看什么?写什么?面对“新北京”一座座夸张、招摇的高楼大厦,他如果能写出故事和传奇来,才是不可思议的。威尼斯的传说写在它的红砖墙、青石地、狭小的街巷里。北京的传说和故事写在哪里呢?北京的魅力、文化、历史、故事在哪里?

  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心脏和明珠,正如天安门是北京的心脏和明珠一样。望着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语言的游人围坐在广场上的小圆桌旁谈天说地,品尝咖啡,与一群群鸽子嬉戏游乐,我想到2008年夏天,北京也已成为各种人种、语言会聚的城市。而天安门广场能像圣?马可广场一样变成世界的花园广场和会客厅吗?

  80年代中期,我在北京每周骑着自行车上学校,穿行胡同间,看“老北京”扎堆聊天、打扑克;或沿着北三环路骑行在农田、果园边,心中一片恬静。

  今天北京人面临的现实是,那些凝聚了老北京传说、故事、文化和身份的旧宅院和破胡同看来注定要被房地产开发商们以种种借口破坏掉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惟一能做的是,让学生最后瞥一眼正在消失的“老北京”的日常生活,收集尚存的胡同故事。5年来,我尝试着在周末把新闻学课堂搬到胡同和四合院里,带学生采访古老的居民区,品尝一家百年老店的羊肉泡馍。

  我希望,若干年后,我们的北京城不会变成一座巨大、冰冷、没有个性的全球化建筑群。(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