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6月16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中外民间科学爱好者差别在哪里
2004年06月16日 02:52:49

《科技日报》 李红

  5月17日,美国一枚由业余爱好者研制、名为“疾走”(GoFast)的无人火箭首次飞入太空。这枚长6.5米、重约327公斤的火箭,在10秒钟内就达到了6760公里的时速,使火箭飞到约113公里的高度。

  “疾走”是由一个业余性的科研组织―――“民间太空探索小组”建造的,该组织的创立者是现年65岁的前好莱坞特技
替身演员迈克尔森,小组内包括30多位爱好火箭的教师、学生和火箭科学家。支持这个项目的“疾走”公司,生产品牌为“疾走”的能量饮料和服饰。

  美国目前颇有一些业余爱好者和私营企业在进行飞天尝试。一项名为“X大奖”的私营载人航天飞行国际竞赛,鼓励私营企业或者个人参赛:谁能率先把3名乘客送上100公里的高空,让他们安全返回地面,并在随后的两周内完成重复发射,谁就可赢得1000万美元的奖金。“X大奖”的目的,是学习航空运输发展的经验,鼓励研究速度快、能耗小的太空运输。

  在我国,科学研究的业余爱好者也不少,为什么极少有能够“叫得响”的项目?

  “我们国家有钱的人不少,但他们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更有钱;民间有不少人在想科学问题,但是他们没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甘子钊说。

  作为中国发明协会的常务副会长,明廷华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目前我国有一些民办科研机构,但都不成气候,因为它们所处的环境不行。既得不到资金支持,也没有可用的设备,说到底是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都存在问题”,“不管是政府还是公众,对小人物的非职务发明都瞧不上”。

  前不久《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组关于中国科技发展的文章,认为中国缺乏原始性创新的原因有二:一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易盲目崇拜权威;二是将行政管理的模式套用到科技管理上,学术研究好的人一定要走上领导岗位才能说话算数。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