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6月23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现在中亚有1600万男人带有成吉思汗的Y染色体,但未来的世界属于女人
成吉思汗的Y染色体
2004年06月23日 00:10:08

刘县书编译

  无论走到哪里,布赖恩
?塞克斯博士总是随身携带小棉签,随时准备从陌生人那里收集点基因材料。

  塞克斯博士是牛津大学的人类遗传学教授,英国下议院的科学顾问,他喜欢向人们展示隐藏在他们DNA里面的令人惊奇的秘史。在与他邂逅三周后的一天,也许你会突然收到一份来自塞克斯博士实验室的报告,告诉你说:你有一个西非的祖先,或者你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目前,塞克斯博士正在从他遇到的所有姓“麦克唐纳”的人那里收集样品,以测定苏格兰人迁移的每一个分支源流。一位记者惊奇地发现自己与姓“Otzi”的人同宗,这个姓源于意大利北部的史前居民。

  56岁的塞克斯博士是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遗传学家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他和他的牛津同事罗伯特?赫吉斯,发现了从骨化石中提取DNA的方法,此后,他一直使用这些方法来揭开人类的遗传史。

  他的关于现代欧洲女性起源的著作《夏娃的七个女儿》,是2001年的世界畅销书。他的第二本书《亚当的诅咒:没有男人的未来》,今年4月刚刚出版,书中对男人和他们脆弱的Y染色体作了悲观的审视,塞克斯博士把Y染色体看作是某些正在衰败的基因的墓地。

  当代每一个男人的Y染色体都可能来自某一个军阀首脑

  问:《亚当的诅咒》读起来几乎像反对Y染色体的辩论,你究竟要反对什么呢?

  答:我有那么激烈吗?没有吧。如果我是一个女性,我肯定不会写这本书,否则我会被指控试图为女权扩张说话的,但这不是我的意图。在书中某些段落中,我真的很为Y染色体感到遗憾。但是,当你顺着Y染色体的指纹回溯人类历史时,你会看到它揭示的一些非常令人不愉快的行为。比如说,现在中亚有1600万男人带有成吉思汗的Y染色体,而这是从12世纪的这个男人的单个拷贝开始的,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呢?当成吉思汗每征服一块领土,他杀掉男人,并有组织地大规模地将当地最迷人的女人据为己有,让她们怀上自己的孩子。千年之后,他的Y染色体得以幸存和扩散,这是一个大范围的性选择过程。

  事实上,每当遗传学家检视进化图谱时,他们发现一些孤立的Y染色体比别的Y染色体以更高频率出现,这些传播最广的Y染色体是历史上少数特别成功的男人留下的,他们将同时代的其他人的Y染色体挤掉了,就像成吉思汗所做的那样。我猜想,现在活着的每一个男人的Y染色体都来自某一个军阀首脑。

  最终男人将不再具有自然生育能力

  问:而且,你写到Y染色体存在缺陷、前途坎坷,你预言它将会消失,为什么?

  答:因为不像其他的染色体,Y染色体没有机会与别的任何染色体混合,这样它不能利用有性生殖提供的机遇与其他染色体交换DNA―――这是一个可悲的讽刺,因为正是Y染色体首先将男性从女性中区分出来。Y染色体从一个男人传递给另一个男人,他不能通过基因重组修复自身的变异。

  更有甚者,Y染色体因为长时间禁闭在男性种系中,所以会遭受比别的染色体更高的突变几率。为保持精子的不断形成,雄性生殖细胞和它们的DNA分裂非常非常频繁。而大多数的突变就发生在DNA链条分裂和复制的过程中。因此,Y染色体从本质上就是不稳定的。根据我的估计,在大概5000代也就是12.5万年后,男人的生殖能力将大约只有现在的1%。现在已经知道,Y染色体的突变会降低男性的生殖能力。我已经目睹了男性生殖能力一直以来的缓慢的下降,最终,男人将不再具有自然生育能力。

  未来世界是一个“女儿国”

  问: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担心这个问题吗?

  答:12.5万年在我们这个物种的整个进化史中仅仅是一瞬间,但生活中有比这更迫切的问题。将来人类还是会有应对办法的,我们可以把Y染色体上的重要基因放到其他染色体上的“安全地带”。

  一种更釜底抽薪的可能解决方案是将男性从人类生殖的程序中排除出去。日本的研究人员最近已经用两个卵细胞融合繁殖出一只老鼠。从外表上看,这只老鼠生长发育正常。整个过程根本没有雄性参与。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克服了一种名为“基因铭记”的内在机制,正是这一机制阻止哺乳动物进行孤雌生殖。

  我相信,有一天人类将能够通过两个卵子的结合来生殖。所有的孩子都将是女孩,她们具有相同的能够交换的X性染色体。这是可行的,我认为在我的有生之年就能实现。重要的是,这不是生殖性克隆,因为你不是复制一个人的基因。你是通过“父母”的基因混合来产生一个全新的独立的个体,虽然“父母”双方都是女性。我能够想见,两个同性恋的女性如果都希望成为一个孩子生物学上的双亲,她们就会考虑这样做。

  没有人再提“同性恋基因”了

  问:为什么我们不再听到“同性恋基因”的说法呢?

  答:你是指1993年发表的迪恩?哈默与他的团队进行的对男同性恋者及其家族的研究吧,他们在X染色体上找到一个所谓控制男性同性恋的基因。虽然后来哈默重复了这个结果,但是另一项沿用相同思路进行的研究否定了这个结论。从那以后,没有人再提“同性恋基因”了。

  纯粹从遗传学的立场出发,我从来不喜欢“同性恋基因”这个概念―――假使存在过这种基因的话,因为同性恋男人的后代比他们同时代的异性恋男性的后代更少,那么这种基因必然会被淘汰掉,我看不出它如何能在我们的祖先中存活和传播开来。

  让人着迷的生物考古学

  问:你被认为是生物考古学的创立者之一,这门学科是干什么的呢?

  答: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和我的同事们做过一些这样的工作:我们用一系列生物学的技术来分析考古学材料,以获得对过去人们的更多了解。

  因为我们已经能够运用这些技术从非常古老的骨头中提取和扩增DNA,这一领域变得引人注目。我曾经分析过一具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中发现的9000年前的冰冻尸体,经过DNA检测,我们发现这个人与我的一个好朋友有亲戚关系!

  除了这门有趣的学科之外,我也想知道有多少人会对他们祖先的遗传源头感兴趣。携带母系遗传基因的线粒体和通过父系遗传的Y染色体所能揭示的东西,让许多人着迷。因为遗传学研究的进展,Y染色体让家谱学发生了一场革命,Y染色体与姓氏之间密切相关。例如,我曾经检测数百个姓“塞克斯”的人,发现大概70%的“塞克斯”拥有相同的Y染色体,因此,可以断定这些人是同一个男人的后代。(据《纽约时报》CLAUDIADREIFUS)

  链接

  四川老汉自曝为成吉思汗后裔百年族谱记录逃亡历史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近日,家住乐山市犍为县同兴乡余家湾的76岁老人余海奎透露了一个惊人秘密:他和住在余家湾的20来户人家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他们这个家族从14世纪中期开始已在此居住了600多年。

  余海奎老人说,他们是从一本编撰于两百年前的《余氏族谱》上发现自己是成吉思汗重孙铁木健后代的。

  据犍为县长期研究《余氏家谱》的余元富先生讲述,犍为余氏是成吉思汗重孙铁木健的后代。铁木健育有九男一女,九个儿子都中了元朝进士,后来他招的一个女婿也中了进士。元顺帝时发生红巾军起义,此时铁木健的子弟正在朝中任宰相、尚书等要职,朝中奸佞小人乘机诽谤,说铁木健一家暗中鼓动红巾军。元顺帝听后欲除去铁木健一家,于是铁木健一家便逃出京城,辗转到达泸州凤锦桥。为了避免人马过多暴露目标,大队人马决定分散逃跑川内各地,并相约改姓为余,寓意“杀不尽斩不绝还有余”。他们在泸州分散后流落到了今天的重庆、泸州、富顺、纳溪、青神、荣县、乐山等地,其中一支到了今天的犍为县。

  永红村支部书记袁成发介绍,余家湾现住有19户人家,人口在90人以上,绝大多数都姓余。虽然他们都自称为蒙古族后代,但所有的生活习惯和汉族人毫无差异,身份证上民族归属也是“汉族”。经过几百年与汉族共同生活,现在的余家人原有的蒙古族生活习俗没有保留下来。只是从他们耿直、刚烈的性格上,似乎还能见到一丝蒙古族人的影子。另外,余家湾和周边余姓人家自古以来就有不过中秋节的习惯。

  科学家发现人类Y染色体能够自我修复

  据新华网2003年6月23日消息,美国科学家完成了对人类Y染色体的基因测序,发现这个一向被认为很脆弱的性染色体的自我保护能力比人们想像的更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所、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在2003年6月19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测序结果表明,Y染色体内部存在一种独特的结构,使它能够自我修复有害的基因变异。

  Y染色体是决定男性性别的染色体,与多数成对存在的染色体不同,它是孤独的一条,没有可以配对的“伴侣”。正因为如此,Y染色体不像成对存在的两条染色体那样互为“后备”,能交换遗传物质,清除有害的变异、保存基因。人们通常认为,Y染色体在基因变异中所受的损害比其他染色体大得多,因而处于退化中,它是基因死亡的“墓场”。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在500万至1000万年内,人类的Y染色体会完全变成垃圾。

  然而,此次的基因测序发现,Y染色体包含着约78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比原先认为的40个左右要多。更重要的是,Y染色体内部存在一些“回文结构”,有修复基因的作用。

  染色体呈双螺旋结构,如果其中的一个区域对应的染色体双链上的两段碱基序列实质上完全相同,但顺序颠倒,这个区域就是一个“回文结构”。Y染色体的5000万个碱基对中,约有600万个处于回文结构中。最长的一段回文结构有300万个碱基对。

  研究发现,Y染色体的回文结构容纳了许多基因,由于回文结构里的两段对应序列实际上相同,因此一个基因在回文结构的两头各有一个副本。这样,即使Y染色体没有配对的染色体可供交换遗传物质,也能够在内部完成一种“基因转变”过程,对基因变异进行类似的修复。

  科学家说,Y染色体内部基因转变的发生频率与一般染色体的基因交换频率一样高。仅从父亲到儿子的一代遗传中,Y染色体就会有600个碱基对被“重写”。不过,虽然回文结构能使基因得到修复,但这种重复的结构也使基因更易丢失。

  科学家研究认为,Y染色体回文结构里的许多基因控制着睾丸发育,其中的基因丢失会导致不育症。据估计,每几千名男性中就有一人因为这种原因而不育。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