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7月11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独立书评
抱歉,普罗旺斯没有“性感周末”
2004年07月11日 00:14:45

黄集伟

  将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系列”当成一套旅游书去阅读,不是不可以。事实上,绝大部分中国读者也正是在这样阅读。法国旅游局也乐于将英国人彼得?梅尔―――这位主动提前退休、尤善抒发情怀的广告前辈当成一个对中国普通游客、小资游客、“布波”游客而言最理想的梦幻诱饵。再加上位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既不是
北京的红螺寺、百花山,也不是上海一隅的周庄。信息的不对称在商业社会中也可以成为一种异常有利的附加值。就一个旅游景点而言,过早被发掘、被定义的所谓“人文价值”与过早签约的女友一样:它固然值得炫耀,并在饭局或小圈子的聚会中博取些许相见恨晚的目光,但其实未必不是以牺牲更丰盛的回报、更恰当的机遇为代价的。

  对于普罗旺斯而言,彼得?梅尔不是一个闯入者,而是一个融入者―――这个结论对于恰当或透彻地理解彼得?梅尔笔下洋洋洒洒至今不肯罢休的“普罗旺斯”系列至关重要。而就彼得?梅尔而言,他的幸运之处在于,当他以一个融入者的心态、姿态进入普罗旺斯后,他发现,那里正是自己梦寐以求之处。所以,放下广告业已然立下的赫赫业绩游弋在城市生活之外、城市之外、祖国之外的那个彼得?梅尔在普罗旺斯变成了一个普通镇民。而如果不是这样,一个所谓“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了景点拍照一问啥也不知道”的所谓观光客,断然不会像彼得?梅尔一家那样在普罗旺斯一住就是许多年。从这个意义上说,掩蔽在普罗旺斯田园风光背后的生活方式本身,才是彼得?梅尔一家真正顶礼膜拜的对象。而正如很多文学作品被称为文学中的文学一样,以我之见,彼得?梅尔所倾倒并最终融入其中的“生活方式”堪称文化中的文化。

  与德国诸多语言学家十分警惕的“德英语”现象相似,在法国,其实也早已出现所谓“法英语”现象。据彼得?梅尔的考证,这种所谓“法国英语”最早从“周末”开始:“‘周末’(LeWeekend)这个外来词悄悄越过英吉利海峡来到巴黎……这下就制造出了“性感周末”(LeWeekendsexy)这样一个词。这让巴黎饭店的老板们为之大乐,却也引起了布赖顿(Brighton)地区的酒店老板和其他正经度假酒店的经营者们的反对。”(《永远的普罗旺斯》第215页)应该说,彼得?梅尔所警惕的“性感周末”这样一个语词的闯入,其实也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生活方式的“闯入”,它与梅尔秉持十数年的融入态度,确有霄壤之差。

  “为了掩饰我的困惑,至少为了避免落入一些语言陷阱,我学会了像当地人那样咕噜咕噜地发出短促但表情丰富的声音――急促地吸气,咂舌头表示理解,喃喃地说‘behoui’(是啊!是啊!)……语言本身不够应付有些场合时,就得靠耸肩、叹气和若有所思的停顿加以配合。如果阳光很好,又不赶时间的话,这种停顿可以长达二至三分钟”……在彼得?梅尔的这段描述中,我看见的,是一种对抗“闯入”的语词策略,这种策略放大了说,也是拒绝COPY、拒绝经济全球化、拒绝生活方式景点化、全球化的策略之一。打比方说,假使所要的无非是似乎正在蔚然成风的所谓“性感周末”,也就全无必要千里迢迢跑到普罗旺斯去找。就在北京,就在巴黎,就在东京,那类的标准化“性感”比比皆是。

  《普罗旺斯的一年》《永远的普罗旺斯》彼得?梅尔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版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