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7月2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高校师生谈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报告
西安交大党委书记、校长:我们还要再向前冲
2004年07月20日 00:03:30

本报记者 黄博 通讯员 赵力 李明

 
7月8日,本报发布了由本报与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联合研发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报告》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报告》。报告发布后,在高校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从今天起,本报将开设“高校师生谈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报告”栏目,刊发高校师生对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报告的评价、建议和看法。

  ――编者

 

  “我们认可这一排名”,7月12日,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校长郑南宁在公开场合表示说。

  当天,在西安交大8名公选副校长就职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本报记者的提问,王建华书记和郑南宁校长详细阐述了对“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报告”的看法。此前的7月8日,本报发布了由本报与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联合研发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报告》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报告》。在《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报告》中,西安交大位居第九。

  两位校领导告诉记者,评价报告的排名出来后,他们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在随后讨论学校工作时,领导之间也专门讨论了这一问题。此次的评价报告,有一定的可信度。西安交大排位第九,是切合实际的,交大师生是认可的。

  “但同时,我们为西安交大没有被挤出前十名感到万幸”,郑南宁校长很坦率地说。

  郑南宁校长之所以这样说是针对该校两个无法改变的现实:一个是投入不足,一个是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

  他举例说,在“985工程”一期建设中,清华大学是国家投入了18亿元。西安交大和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都是国家投入了6亿元,要求地方政府配套6亿元。中国科技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给3亿元,部门配套3亿元,地方配套3亿元。但因陕西省财政困难,西安交大地方配套资金只拿到了3亿元。这样,同一个层次上的其他高校拿到的是12亿元,而西安交大只有9亿元,投资强度比同一层次的学校要少3亿元。同时,郑校长对陕西省在自身财力很困难的情况下能拿出3亿元支持西安交大表示理解和感谢。

  针对有些东部地区高校持“西部高校建设成本低”这样的观点,郑南宁校长说,其实这是不了解西部的情况,同样是基建工程,在东部一年可以完成,在西部却经常需要两年、三年,这样算下来,谁的成本大?

  地处西部地区对西安交大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郑南宁说,在东部发达地区,学校外部市场经济成熟度高,观念先进,这些都会以压力和动力的方式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而西安交大地处欠发达地区,学校改革和管理的意识只能来自内部,外部的环境反过来还影响学校内部体制的改革。

  “在前十名学校中,西安交大是办学条件最差的”,郑南宁说。

  西安交大大多数师生认为,在现有条件下,该校能成为西部地区惟一一名进入前十名的学校,既是西安交大数十年扎根西部的的骄傲,也是整个西部地区的骄傲。

  就此次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西安交大党委书记王建华在认可的同时说:这里边也有一些不可比的因素。近几年高校结构和布局调整之后,学校间的规模差异太大,有些学校的规模在人数上是西安交大的一倍都不止。他举例说,华中理工大学现在进步很快,该校在合并之后的人员规模比西安交大大很多,今年本科生招生就要招1万多人,西安交大才招4000多人。浙江大学也是四个很大的大学合并在一块,学生总规模有四五万人,而且合进来的学校都很有实力。经过这种大规模的整合之后,高校间的科技综合竞争力该怎么衡量,值得考虑和探讨。

  据此,他认为西安交大没有被挤出前十名也是万幸。

  王建华同时指出,此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报告中,在前两三个大学之后一直到第十二三、十四五名的大学,这些大学间的差异都很小。仔细去看这些学校的量化分,就能看出来,有的只差零点几分。所以,目前排名第九的西安交大完全可以再向前冲,同时,后面的学校也有可能冲到前面去。

  王书记和郑校长均表示:西安交大今后不仅要力争在较差的条件中继续保住前十名,还要再向前冲。

  “我们的办法就是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一定要把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作为我们新的资源,把一分钱当成两分钱来用。前一段时间争取三部委共建国家质谱加速器中心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还有此次在海内外公选所有副校长。我们将继续努力,使我们在‘985工程’二期建设中,能够从现在的第9再往前提一点”,王建华书记和郑南宁校长均这样表示。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西安交大在海内外公选的8名副校长正式就职之后全部在场,此次新闻发布会,也是西安交大新领导成员第一次集体露面。在去年8月份,王建华和郑南宁分别就任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和校长。就任之后,立志改革,此次将所有副校长职位拿出来在海内外公选,在全国高校中尚属首次,也是一次改革的宣言。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