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7月21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古民居是古文明的基石
2004年07月21日 00:12:10

朱金中

  据报道,西安最近开始对市区内的古建筑进行大规模保护,主要工作有两大块,一是对西安城墙进行大规模修缮,这是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的第二次大修缮。第二个主要工作是提出七大措施保护古民居。另外,西安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黄伟说:“目前有些人自己也想在城墙内建一所属于自己的传统房屋。因此,我们还建议政
府在旧城历史街区合适的地方规划成片院落,材料可以从民间收集,或者请收藏爱好者自己投资建设,开发为旅游接待用房。这或许也是保持、恢复古城风貌的途径之一。”(7月19日《三秦都市报》)

  看到这里,笔者禁不住为这七大措施叫好。我国古文物保护向来有一个误区:重大轻小。对于那些重点古迹、大型文物,保护起来不遗余力,舍得投入大量资金,甚至一年三修。而对于散落于民间的小型古迹文物,则不管不问,任由其自生自灭,甚至打着“规划、发展”的旗号横拆乱毁,说它们“没有保留价值”。

  类似于古民居这样的文物古迹真的就没有保存价值?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比如西安市化觉巷232号院落,有大小形态各异、年代不一的10座清真寺,约两万名回民“依寺而居”,维持着原有的宗教传统和生活习惯,由此获得了“200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可见,散落于民间这些古迹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且不说对于研究历史、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仅仅这些破落不起眼的“楼房”,记录的是一个城市、一段历史的沧桑变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5000年的风雨历程,残留的文物古迹是一个个时代和历史的有力见证。那些巍峨高大金壁辉煌的宫殿楼台、寺阁庭院固然代表了那个时代辉煌灿烂的文明的顶峰,但散落在民间的民居古镇才是那个时代文明的基石。正是这些普通的院落和普通的居民,构建了当时的繁华盛世,支撑起绵延不绝的古代文明。

  对于一贯对民间古迹的忽视,很多部门也有迫不得已的“苦衷”:资金紧张,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保护维修。西安文物部门的七大建议无疑开了个好头,发动社会力量来共同保护古建筑。其实国外对于保护民间古迹建筑,也并非都是由政府掏腰包,而是发动民间力量参与保护。比如德国的山区有很多中世纪的古堡,对于这些建筑的维修,德国就推出了“一元钱政策”,任何人向联邦政府缴纳一元钱,就可以享有至少20年的古堡居住权,但条件就是未经专家和政府部门许可,不得擅自改建、拆毁这些古堡。据说这个措施在德国富有阶层很受欢迎。这种做法最大限度调动了民间资金对古堡的日常维护,无疑对我们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古民居并非没有文物价值,它是一个时代和社会最基础的部分,它是古代文明的基石。保护古民居,和保护古城墙同样重要,前者是历史的辉煌,而后者是历史的积淀。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