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7月23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经济调查
市场运作替代财政拨款
国内最大交通枢纽工程遭遇扯皮
2004年07月23日 02:12:41

记者 何磊

  原计划去年8月开工的北京东直门交通枢纽工程的场地,至今仍是一片拆迁后的废墟。由于合作双方的“扯皮”,这个号称中国最大的交通枢纽工程迟迟无法开工。

  早在2001年,北京的媒体就报道说,东直门将建成国内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这个集地铁、城铁、高速铁路、公交于一体的“枢纽”,加上与之配套的五星级酒店、高级写字楼、住宅楼及一个大型广场,将为2008年北京奥运增辉添彩。

  北京城建东华公司和香港康实公司成为这一“巨型”工程的合作双方。按照合同约定,东华公司利用其“地利”与“人和”之便,负责前期拆迁及办理各种与政府打交道的事宜,港方则主要负责资金问题。

  目前,工程的前期拆迁工作已经完成,然而没人敢肯定,何时能正式开建。有人担心,这个工程最终会不会和不久前炒得沸沸扬扬的“北京嘉利来世贸中心”一样,由于中外双方的“扯皮”,最后留给北京一个大坑。

  “不会。”7月19日,徐德军代表北京城建股份公司(北京城建东华公司的控股方)对本报记者说,在公司决定与原合作方解除合同后,地产界名人任志强(北京华远公司),已经全面接手城建东华的业务。

  徐德军是城建东华原总经理。他本人及原公司的大部分管理人员目前已经与华远公司完成了工作上的交接。徐德军称,城建东华与康实公司的纠纷已经进入了法律层面,双方日前分别向法院提起诉讼。

  地产名人是“第三者”?

  “没和我离婚,怎么能上了任志强的轿子?”康实公司的陈树新认为,他们公司面临着与当年世贸中心嘉利来大厦项目中香港嘉利来公司同样的处境―――被挤出局。他认为,这似乎是一个早有预谋的圈套,做套人正是任志强,被套住的还包括城建股份,“我们给13亿元他不要,却要任志强的3亿元”。

  据了解,城建股份以城建东华的名义,从政府手中拿到了东直门工程后,于2001年11月19日同康实公司签订了关于此项目的合作协议。

  “‘婚事’办得很顺利。”陈树新说,双方很快成立了新的合作公司―――东华广场置业公司(以下简称东华置业)。双方合同约定,城建东华将东直门项目的开发权、经营权全部转让给康实公司。其中,综合交通枢纽部分由城建东华负责建设管理,项目权利人为东华置业,康实公司承担全部建设费用。

  合同还约定,康实公司须向城建东华支付项目前期完成“三通一平”的费用约7亿元,加上城建东华提前收回的转让、合作开发东直门项目的收益,共计13.3亿元。

  而且,合作公司成立后,康实公司拥有合作公司100%的权益,城建东华的权益,是0%。

  徐德军回忆,当时公司一时调不来那么多资金,于是,他们与康实公司接上了头。合同约定,城建东华的义务是:与康实公司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协助新的合资公司办理土地出让及各种地产开发审批、证件等,以及负责工程前期的“三通一平”并承担部分工程施工任务。

  按照康实公司的说法,由于双方在前期合作过程中存在众多分歧,加上非典疫情的影响,康实公司没有按合同约定履行出资义务。2003年9月,双方协商,签订了一份“补充与修改协议”。

  之后,城建东华收到康实公司的第一笔资金:拆迁及前期补偿费用6.8亿元及违约金2000万元。

  “收到第一笔钱后,城建东华‘变心’了,并没有按照补充修改协议约定履行其义务。”据陈树新介绍,城建东华的义务包括,收到7亿元的当日,向康实公司及城建置业移交达到“三通一平”要求的合作项目建设用地,以及协助办理将项目已取得的政府批文变更到东华置业名下等。

  陈树新说,正因为如此,康实公司决定暂缓向城建东华支付余款。

  据了解,上市公司城建股份拥有城建东华60%的股份。此前不久,任志强收购了城建东华另外两家股东持有的40%的股份。而后,任志强又与城建股份签订了收购城建东华全部股份的协议。据徐德军介绍,只待城建股份8月份左右召开股东大会后,任志强即可名正言顺地成为城建东华的当家人。

  “合作公司成立以来的两年里,康实公司未按合同约定注入2亿元注册资金。新公司连续两年没召开董事会,没有经营班子,形同虚设。这样的合作伙伴谁敢相信?”徐德军说,从那时起,他们对合作伙伴失去了信任,并提出解除双方合同。

  也正因为如此,城建东华决定不再履行原来约定的义务。徐德军强调,与任志强的接触,是在提出与康实公司分手后才开始的,不存在“第三者”一说。

  就在记者采访城建股份的当日,该公司股票继续下跌。徐德军不否认,这和他们与康实公司的官司有关系。记者了解到,城建股份、康实公司及华远公司关系的每一次微妙变化,城建股份的股票都出现明显的涨跌。

  一个太大的蛋糕

  “这么大一个蛋糕,谁看了都会眼馋。”陈树新是东直门枢纽工程外方合作者康实公司的项目负责人。用他的话说,一个现金投入需要40多亿元的工程,的确太大了。

  “有100%的利,就有人铤而走险。”陈树新把这句名言用在任志强身上。他认为,任志强作为“第三者”,破坏了康实公司与城建东华原本和睦的“夫妻关系”。

  2001年9月16日,随着一声巨响,位于北京东直门的一幢10多层高的大楼,按照爆破专家设计的方式倒下了。它的倒下,正是被称为21世纪北京十大标志性建筑的东直门枢纽工程拆迁工作的开始。

  按照有关部门初步测算,工程投入使用后,每天人流量在100万左右。也因此,该项目被列入北京市重点工程。

  据知情人士透露,政府决定建设这个交通枢纽工程,但并不想用财政的钱,而是交给市场来运作―――谁掏钱建这个项目,就给谁配套一个“东华广场商务区”。建成后,交通枢纽交给政府,商务区的收益则归投资人。记者从北京城建获悉,整个工程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其中交通枢纽仅占8.2万平方米。

  831地产大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东直门项目的合作双方都急于尽快解决争端。因为,被称为“831地产大限”的日子越来越近。按照政府有关规定,到8月31日,拿到土地但没有开建的项目,一律进行公开拍卖。

  “这个损失谁来承担?”陈树新担心,一旦法院到时没有结案,政府可能将此项目公开拍卖。而为了这个项目,康实公司已经投入了近10亿元资金。

  对于8月31日这个“大限”,徐德军似乎并不着急。“这事的前前后后政府有关部门很清楚。”他相信政府有关部门会考虑“实际情况”。

  陈树新介绍,如果整个项目拖到年底开工,用最好的工队,勉强可在2008年奥运会前夕投入运营,但如果再拖下去,就很难如期完工了。“我们也在为工期担心,但如果选择了三番五次违约的康实公司,工期可能会拖得更长。”徐德军说,长痛不如短痛,他们最后决定与任志强合作,也是下了决心的。

  记者欲就此事采访任志强,被华远公司婉拒。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