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7月3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消费与维权
选数码相机酷暑中仍需冷静
2004年07月30日 02:48:08

马永峰

  数码相机已经成为国内
家庭用户必备小家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的“填鸭式”宣传,好歹也让不少人对数码相机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消费者永远是精不过商家的。

  以像素决定数码相机好坏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像素、变焦大同的今天,到底哪些才是今年数码相机的衡量标准?又有哪些数码相机才是真正适合家用消费的呢?

不看像素看画质

  今年的市场上,用户对像素已经不再那么较劲了,因为大家都知道,300万像素或400万像素没什么太多档次或质的区别――都已经足够应用于家用数码相机了。

  曾几何时,在大家一味关注相机像素的时候,买主们往往被商家灌输了一种错觉:像素等同于画质。真正的行家们则早就对此不以为然了。

  首先要看色彩还原是否真实。

  谁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脸无缘无故显得病怏怏的。

  如何辨别画质的好坏,才是最关键的。

  每一款机器都有自己的色彩取向。如果要对它们进行准确判断,就必须通过实际的拍摄来进行展示。

  照片清晰度、画质细腻程度、色彩饱和度以及层次感等,都可用来判断成像的质量。

  另外,对拍摄环境的适应性,也是评判相机好坏的重要标准。

  在阴天、雨天、烈日中,以及室内这些恶劣的拍摄环境,都可以让数码相机的缺点暴露出来。所以,最好是在多种拍摄环境下对数码相机的成像效果进行考验。

  其次看色彩。

  色彩还原度,决定了照片是否能真实地反映被照物体的色彩。

  日系数码相机往往在色彩方面有自己的偏差喜好,一般在红绿色方面比较夸张一些,以突出艳丽的色彩表现。索尼和富士的数码相机都有此倾向。

  柯达则做出了最接近真实的选择。

  有行家在标准日光环境中用柯达6490对着ColorChecker标准色卡进行拍摄,然后通过Photoshop进行色彩对比。最后得出的数据显示,柯达数码相机在色彩还原度上的表现是相当高的。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品牌也已有了不俗的表现。最近在《CHIP》、《人民摄影报》等媒体屡获“推荐奖”的爱国者DC-P710,其色彩还原度也非常高。据了解,在权威评测媒体《CHIP》的横向评测中,爱国者在同类产品的横向对比中也是色彩还原度最高。

长焦成为潮流

  在像素这个指标越来越被消费者淡化的今天,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能力更加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拥有大变焦、大广角、高画质的“准专业”数码相机,已被多方人士认为将成为家用数码相机发展的一种潮流。

  但认为变焦范围越大越好,也是不对的。

  对镜头整体素质而言,变焦范围越大,镜头的质量也越差。10×超大变焦的镜头最常遇到的两个问题就是镜头畸变和色散。

  “准专业”数码相机通常都具有8-10倍变焦、手动功能、外形具有专业气质等特点。其中国外品牌的产品价格大多在4000元至6000元之间,优选机型有柯达6490、富士S7000、佳能G5、美能达A1、尼康5700、奥林巴斯5060和索尼F717等,以及具有大变焦功能、中档价位的爱国者DC-P710。

  这些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消费类数码相机在长焦端方面的严重不足,达到了以往只能在单反相机上通过更换镜头才能达到的300mm以上的焦距范围。

  以奥林巴斯的产品为例,作为C2100的简化版,C700虽然在市场上非常畅销,但它的画面质量实际上备受争议―――它色散、紫边情况都比较严重,甚至还被用户封以“紫边王”的称号。

  超大变焦的镜头很容易在广角端产生桶形变形,同时在长焦端产生枕形变形。虽然镜头变形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好的镜头会将变形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理论上,变焦倍数越大,镜头也越容易产生形变。当然,很多厂家为此做了不少努力,如通常会在镜头里加入非球面镜片来预防这种变形的产生。对于色散,厂家常使用防色散镜片来避免,如松下最新的FZ10和爱国者的P710。

  爱国者P710采用了5群14片专业镜头模组,镀膜低色散镜头,在测试中,照片的畸形变化控制能力以及色散都表现比较出色,被冠以“国产旗舰”称号。

手动调节是关键

  长焦产品之所以能被多方认可,专业优势自然是不必细说,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操作上的便利,则是促使更多消费者选择长焦产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虽说如今的相机,自动拍摄的功能是越来越强了,但由于拍摄时环境、拍摄对象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因此一个对摄影有一定要求的用户是不会满足于自动模式的拍摄的。这就需要相机具有手动调节的能力,让用户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调节光圈、快门、ISO、曝光补偿、15种模式选择等参数,以取得最佳的拍摄效果。

3000元为心理底线

  现在,多数消费者对于数码相机的购买已经非常理性了,在购买前通常会定一个“心理价位”。他们往往是先拿出预算,看购买的大概是什么价位的产品,然后再在同档次的产品中进行选择。

  从当前主力家庭消费人群的购买选择来看,2000-3000元左右的产品是市场上的绝对消费主流。3000元更是消费者选择的一个心理底线。

  目前,多数国外厂商普通家用相机的产品都开始降至这个区域,向这个心理底线价位靠拢。若想让消费者更乐于接受其产品,那么就是已具有多重诱惑力的产品穿破3000元的底线再向下一点。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