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8月9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冯晓哲:
电子政务“瓶颈”:技术决策与政务决策角色错位
2004年08月09日 02:43:09

记者 李健 陈娉舒

  本报北京8月8日电

  “如果以公共服务型政府作为价值标准,以政府流程再造和政府网上事务处理的效率效能作为核心测评指标,保守估计,中国电子政务的产业培育成本不会低于1500~2000亿元人民币。问题在于,付出如此昂贵的学费,我们能否进行理性决策和理性选择。”

  在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上,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研究课题组组长、中国首家大型电子政务专业杂志《电子政务》执行主编冯晓哲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明确表达了对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期冀和隐忧。

  冯晓哲说,中国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决策体系属技术型而非政务型,电子政务的最大“瓶颈”,是不能依托技术型官员决策政务体制变革。

  据他介绍,由于中国尚未形成政府首席信息官的组织制度体系架构,电子政务建设的决策大多停留在技术层面而不是政务层面,而即便是技术决策也往往是领导决策而不是专家系统决策。专业化的决策规划咨询服务体系尚未形成,许多政府官员在政务变革和政府职能转型上观念明显滞后,政务变革没有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主流,而负责电子政务的技术型官员,在政府部门中,大都没有进入政府核心决策层,不能参与决策政务体制变革,电子政务建设“头脑系统”匮乏,与“肢体系统”难以统合。

  冯晓哲说,“如果不从政务体制变革入手,技术主导的电子政务永远无法实现服务型政府的价值目标”。

  “现在,电子政务的决策实施,大都是通过技术型官员,在技术层面上推进,而这些技术型官员对政务体制变革的取向和内容缺乏了解。他们既不完全了解现有政府的运作规则,也无权参与未来政府运作规则的制定,他们更多着眼于政府信息化基础建设,过多专注于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层面。这导致了在许多地方,电子政务建设在硬件配置上达到了超豪华水平,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网上事务处理、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却相形见绌,缺乏实质内容,电子政务的政务齿轮处于悬空和半悬空状态,高价位的技术配置和新型政务关系失衡。这种角色的非核心化和角色错位,决定了技术型官员不可能在政务体制变革中起到先导和主导作用。”

  冯晓哲表示,打破这种局面,国家应当借鉴发达国家政府的首席信息官建制经验,立足本土需求,尽快实施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

  他说,依托技术型官员完成政务变革,是不现实也是不理智的。就电子政务而言,不仅需要首席技术官,更需要首席政务官、首席信息官。技术永远只是手段,政务才是前提和目的。政府形态变迁和政府职能转变呼唤的是新型政务,而新型政务的建立离不开理性科学的组织制度安排。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