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9月1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大盘反弹回应暂停新股发行
股市依然期待强力政策救市

2004年09月01日 02:54:27

记者 王磊

  本报北京8月31日电

  今天,微升22.66点的沪综指数,如同一次漫长窒息后短暂的呼吸,令中国股民稍稍透了口气。沪深股市呈现出走出了大幅震荡反弹的走势:沪综指开盘1342.30点,最高1360.75点。两市共成交114亿元左右,比上个交易日明显放大。

  中国证监会同时在其网站上宣布,9月5日前公开征集对《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而且,在新制度正式出台前,将停发新股。这被认为是刺激今日股市上涨的利好消息,

  不过,有分析认为,支撑大盘上升的力量主要集中在超跌板块。像南宁百货、华东电脑、国投资源、四川双马等个股,共同点就是长期的单边下跌,跌幅均在50%左右。“超跌股”的放量反弹,说明市场开始吸引短线资金进入。“而短线资金是不会放过任何一点风吹草动的”。

  西南证券分析师刘晨认为,值得关注的是,大盘蓝筹板块基本保持稳定,说明市场主力资金仍持观望态度。“开盘就冲出20多点,机构有些心惊,不敢进了。”

  他认为,今天下午,大盘明显保持了犹豫不决的状态。一些个股的反弹没有再形成冲高走势,说明投资者短线获利出局的意愿强烈。

  机构重仓的大盘股没有明显动作,说明暂停新股发行的利好也是“无力的”。对于新股发行方式的改变,刘晨的判断:政策本身并没有实质突破,但市场预期新股暂停发行“可能会持续一两个月”,这是今天大盘反弹的重要原因。

  他认为,股市持续低迷的根本原因,是资金供需矛盾突出。新股停发暂时控制了需求,但资金供给问题没解决。刘晨表示,“抽血”行为叫停了,但谁来输血呢?

  事实上,监管层“暂停抽血”的信号已经不是第一次―――此前,证监会发审委暂停新股“过会”,至今已“沉默”近一个月。没有新股过会,过会的新股发行又暂时叫停,刘晨说,“市场领会管理层的意思,跌破1300点的惨状没人愿意看到。”

  此外,市场有传闻认为,证监会已经拟订了一套“三大利好政策救市”的方案,主要包括:

  第一,允许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证券投资基金,该基金可投资A股市场及债券市场。允许商业银行成立证券投资运营部门。第二,在维持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对证券交易印花税实行单向征收,即对买入方不再征收印花税。第三,适时出台对证券公司金融创新办法,改善证券投资环境,促进A股市场稳中有涨、涨中求稳的良性发展。

  虽然上述传言被证监会有关部门否认,但刘晨认为,无论如何,对于目前的低迷状态,期待市场自身的力量重新回升是很难的,强力的“救市”方案应该出台了。

  分析人士指出,上半年频繁的新股发行,就像对一个垂危病人连续抽血。今年发行上市的股票93只,其中,跌破发行价的超过30家,4只股票更是在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据统计,沪深两市跌破发行价的股票总数已经超过200只。在这种情况下,改革现有股票发行定价机制显得势在必行。

  与前期《证券法》修改提出“新股发行价格应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相呼应,证监会推出把新股发行改为“询价制”,恰恰表明是在发行定价“市场化”方面的一种尝试。以“询价制度”确定发行价格,发行人的发行价格将出现分化。一些盈利能力相对一般、成长性较慢的新股发行价格,有可能回落至较为合理的区间,这样,对中小投资者申购新股被套的可能性会有所降低。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改革新股发行方式也面临“失控”的风险。华林证券研究所刘勘发表评论称,目前130多家证券公司,按每周平均2至3只新股发行,很容易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不能排除证券公司和保荐人为完成任务,甘冒在承销过程中发行人的股票被高估以及上市就跌破发行价的风险。

  财经评论家水皮认为,新股跌破发行价,对于中国这么一个计划控制的资本市场而言就意味着发行失败,确切地讲是发行政策失败。但是,这种失败与发行方式实际上没有多大的关系,改变发行方式的所谓创新无非是病急乱投医的表现。“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资金供求失衡。”他提醒投资者:中国股市历史上,新股跌破发行价之后的市场突变都证明,这种现象是黎明前的黑暗。

  而刘晨对监管层“救市”的能量的手段,也有绝对信心,“只需要关键人物出来表个态就够了,”他说,市场需要明确的信号。而现在,就像机构投资者的静默一样,“人们应该冷静观望”。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