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9月3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聚焦黄金周
购物须防折扣陷阱
2004年09月30日 10:19:16

 

  本报讯(申水)国庆、中秋双节,再加上换季,在这个打折促销的黄金期去买一些物美价廉的产品吧?

  不要着急,一些商家的“折扣陷阱”已经在等着你了。更糟糕的是,就算你能发现自己上了当,想讨回公道也并不是件容易事。

  《国际先驱导报》的报道说,某知名服装品牌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一个常用的虚假打折手段是,服装自上架起就开始以折扣价销售,从八折一直卖到三折。“这不算什么,很多名牌都在这么卖。”她表示,“相比起一些店定个高价卖低折,我们算好的了。”偶尔会有消费者问起是否卖过原价,通常得到的回答都是“卖过很长时间”或“在别的地区卖过”。

  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单位,北京时代华地律师事务所于明律师说,虚假打折利用了消费者图买便宜货的心理。

  美国国内排名每年增长最迅速的100家公司之一的Jos.A.Bank服装公司,最近因进行虚假打折广告促销被起诉后,现在与纽约州政府达成庭外和解。但根据和解协议,该公司将支付42.5万美元的民事罚金和向纽约州政府赔偿5万美元,并保证今后改变其不实广告宣传方式。

  这家美国公司用的是中国消费者常见的手段:经常在促销广告中称某些商品在短时间内降价出售。但是据美国有关部门调查,许多出现在该公司广告单上的商品实际上“一直都在打折”出售,有些商品甚至连续18个月挂着“降价销售”的牌子。

  北京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律师说,虚假打折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通则中的公平条款等。

  邱宝昌律师说,在中国要惩罚虚假折扣有相当的难度。首先就是没有证据,取证的难度太大。现在的价格已经不是国家定价,市场价格在合法基础上,怎么定都可以。要惩罚虚构价格欺骗消费者的商家,就必须找到市场的价格标准。这并不容易。而且,要想了解商家以前是否卖过一个特定价格,这也不容易考证。于明律师则指出,目前中国市场定价缺少透明度是虚假折扣产生的重要原因。

  对虚假打折的商家由政府进行起诉在中国也不现实,中国的检察机关只能就刑事案件进行公诉,而消费者协会也不能代表消费者起诉。如果消费者为了虚假打折损失的几十、几百元起诉,会浪费很多时间精力。

  那么中国消费者面对打折陷阱只能无奈吗?邱宝昌建议,遇到虚假打折的情况,最好联系有关行政部门解决,因为行政部门有一定的处罚权。但是,行政部门的处罚也必须在有依据的情况下才能实施。

  于明律师认为,虚假打折是中国社会公信缺失的表现,中国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不充分、不完备是个待解决的问题。邱宝昌律师进一步指出,维护消费者权益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消费者遇到虚假打折的情况要积极举报,因为行政部门难有精力做全面调查。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