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10月7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MPV元年现实还是假象?
2004年10月07日 17:30:15

刘世瑜 本报记者 王超

  谈到今年上半年的汽
车市场,业内人士无不心悸,特别是被人们作了形象比喻的“黑色五月”、“飘雪六月”,更是让人误以为中国汽车产业的“第四季冰川”即将来临。值得一提的是,与车市整体销售下滑的窘况相比,MPV市场却未见疲态,层出不穷的新MPV车型构筑了今年上半年车市的独特景观,也让那些对车市失去信心的人大出了一口冷气。

  到了下半年,汽车厂家似乎都一门心思地在MPV新产品上用功了,除了有传闻说一汽海南马自达在筹划马自达7座大MPV的国产计划之外,上海大众的一款以普利马等产品为竞争对手的MPV途安也即将于年底上市。有消息说,一向以SUV和皮卡生产为长项的长城汽车正在筹划A股上市,而其直接目的竟然是为长城生产MPV新产品筹备资金。这些消息都表明,汽车厂家们几乎都将MPV视为救命稻草,试图能在冷淡的车市中为自身品牌加温。

  于是,即2003年之后,MPV又步了SUV的后尘,成为汽车厂家们普遍看好的“香饽饽”,人们也开始热衷于将2004年比作“MPV元年”。虽然与2003年SUV的急速增长相比,MPV交给汽车市场的这份答卷并不完美。

  厂家的救命稻草

  其实,早在2003年,MPV市场的增长趋势就已初现端倪。2003年第一季度,MPV的销量是1.6万辆,SUV是1.7万辆,而在2002年同期的数字分别是4000辆和6000辆,从市场需求来看,两者不相上下。但是,当时的MPV市场远不如SUV市场那样竞争激烈。SUV在高、中、低档的每个细分区域都有几款甚至几十款车分布于竞争市场,而MPV当时只有上海通用GL8、金杯阁瑞斯、江淮瑞风、广州本田奥德赛等有限的几款车型,加之各厂家的产量有限,而且各产品之间几乎没有价格上的重叠,分别在不同的价格区间内各自为政。再加上SUV市场的异常火爆,也使人们忽略了MPV的增长。所以,多数人认为2003年是MPV市场的萌芽期。

  事实上,与去年同期的增长状况相比,今年MPV的增速明显放缓,2003年一季度的销量比2002年增长了281%,市场规模增大了252%;而今年一季度的销量比2003年只增长了33%,市场规模扩大了23%。与2003年的高增长相比,今年MPV的市场增速甚至令人堪忧。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人对MPV市场保持乐观态度呢?首先,MPV市场增速的放缓较之整体车市增速的大幅度下滑而言,表现并不明显,但细心的人可以发现,今年六月份,MPV受整体市场环境的影响销量也有部分回落,并没有出现“举世皆降我独涨”的局面。其中的关键点是,轿车、SUV市场遭遇5月滑铁卢后,其增速连续3月持续走低与MPV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才使生产商发现了这块有待近一步做大的“蛋糕”。那些面临库存积压,资金链即将断裂的生产商也把MPV当成了手中的一根救命稻草。

  于是,各汽车生产厂家纷纷全力以赴打造各自的MPV产品。东南菱绅、起亚嘉华等新产品相继面世,并设计出了很有创意的“太空车”、“我的专机”等MPV概念;GL8等老牌产品也通过降价、细分产品线来做出回应。一时间,MPV各个细分市场被众多品牌所占据,与2003年的SUV市场如出一辙。难怪东风悦达起亚总经理郑达玉大胆直言,“今年才是中国MPV市场元年,嘉华上市后对手的表现你们也看到了,增长将被带动起来。”

  高价位的尴尬

  据上海大众有关人士称,目前MPV细分市场增长速度比乘用车市场增长迅速,今年需求总量预计为去年的3倍。而东风悦达起亚副总经理李春荣也声称,MPV目前在中国汽车市场仅仅占有4%的市场份额,即使只有4%,还有许多厂家没有进来,而嘉华则试图先入为主。

  相关人士认为,“MPV热”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购买MPV的中坚力量是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国内MPV的用途仍以商务用车为主,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则直接带动了商务用车的消费需求。

  其次,MPV具有以下优势:价格趋于合理,平均价格已经低于轻型客车高端产品;配置较高,内饰讲究的轿车化特点使其在行驶性能、驾乘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都很突出;在大中城市各种道路上行驶时所受到的限制和约束比轻型客车要少得多,在缴纳过路、过桥费等方面也更为经济。

  最后,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消费者驾车、用车观念有了彻底的转变,MPV的出现使人们对原有的轻型、中型客车有了深刻的认识。替代这些线条粗糙、体态笨重的轻、中型客车,换上线条流畅,具有时代感的MPV,就成为一种消费趋势。

  在中国,MPV主要分布于公务用车和商务用车两大领域,同时又抢占了中型、轻型客车的部分市场份额。公司、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者是MPV消费的中坚力量。

  但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MPV已经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平均每3户就拥有一辆,被称为“家庭的第二辆车”。然而,在中国大众消费者的眼中,MPV始终是商务和公务用车,与个人很少能产生联系。在城市乡镇居民口中,MPV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与SUV的热度相去甚远。如何改变消费者心中的这一观念是摆在厂家面前的一个难题。

  此外,MPV的价格过高,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差太大,也令有意购买者望车兴叹。我国有13亿人口,有购车能力的占8%,如果MPV的消费者占其中5%的话,将有520万的市场份额。可见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如何突破价格瓶颈,将成为MPV打入大众消费市场的关键。

  当然,随着MPV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MPV也会逐渐赢得普通消费者的心。东风本田即将推出的Stream,就是准备走私家车路线的一款MPV。瑞风商务车的价格已经覆盖14.97万元~29.8万元的价格区间,形成高、中、低端全系列,并率先推出柴油车,顺应我国能源紧张形势与国际接轨。特别是东风柳汽的MPV风行,其最低价格已达9.98万元,走了经济型MPV路线。

  目前,越来越多的MPV厂家已经开始跟进。擅长中低端的长城进入MPV市场,有没有打低价牌的计划?上海大众的MPV途安是走高价路线还是会进一步偏向普通消费者?这些都是未知数。但是,MPV进入普通消费者市场的趋势却是不可逆转的。可见,将2004年称为“MPV元年”还为时过早,将其称为“MPV起步年”倒是颇为合适。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