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10月13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首席执行官》走上日本银幕
张瑞敏:“海尔”的第一步目标是在世界主要国家打进前三名
2004年10月13日 10:58:12

驻日本记者 苏海河

  本报东京10月12日电

  今天,由著名导演吴天明编导的电影《首席执行官》在日本银座电影厅举行首映式。上午,导演吴天明和电影主人公原型、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来到日本记者俱乐部介绍了电影内容和海尔集团的发展宏图。

  日本记者俱乐部是日本最具权威的记者、评论家活动中心,日本各大媒
体的记者和评论家都加盟此俱乐部。包括邓小平、里根、撒切尔夫人等来日本访问的各国政要都曾在这里举行记者招待会。但是,一位外国企业的老板带着一部电影到这里还是很少见的。100多位日本、欧美和中国记者赶到了会见大厅。

  在整个记者招待会上,张瑞敏没有谈论个人,他介绍最多的是海尔集团的企业发展、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他指出,海尔的特点不仅是引进国外技术,更主要是为学习世界先进企业的企业精神。

  谈到企业精神,张瑞敏说创业初期与日本企业的合作给他的启发很大,三洋电机公司的创始人井植岁男先生提出无钱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奋斗精神,日本人将中国谚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发展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己”。海尔欣赏的正是这种精神。

  电影中的一个情节令日本观众感动:面对76台不合格冰箱,厂长要求生产责任人用榔头砸毁。张瑞敏说,其目的就是要唤起工人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而企业精神也从此开始培养起来。

  吴天明导演回忆起进工厂采访的一幕幕感人情节。他说,两年间共采访了近百名工人,翻阅了近百万字的企业材料,因此,这是一部纪实性质的电影,“真激情”的电影。

  日本记者关心的是海尔的世界发展战略。张瑞敏说,海尔在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白色家电”领域生产能力国际排名第四。“海尔”能够发展到今天,最重要的是生产战略高起点。上世纪90年代瞄准欧美市场推销产品,并在美国、意大利建立了自己的工厂,目前正在积极开拓日本市场。由于日本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质量要求最为苛刻,因此,若过了这一关,海尔走向世界便无大碍。张瑞敏称,“海尔”的第一步目标是在世界主要国家打进前三名。同时,“海尔”与日本三洋、韩国三星达成协议成立联合研究开发中心,目标是制定信息家电领域在亚洲的统一规格标准。

  张瑞敏说,“海尔”的企业精神也在不断发展,从创业初期的责任意识、重视质量,发展到创立品牌,现在强调的则是“创业、创新”。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