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10月2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我国至今没有大样本、统一标准的不孕不育流行病学调查―――
不孕不育人群多了少了争持不下
2004年10月20日 11:36:14

记者 蓝燕 林蔚

  本报综合北京上海消息

  种种迹象似乎表明,国人的生殖健康正面临现代生活的威胁。但当记者面对铺天盖地的治疗不孕不育的广告,就我国不孕不育人群数据采访有关专家时,却发现,我国从未做过大规模不孕不育流行病学调查。

  据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高尔生教授介绍,我国最近一次小范围的相关调
查数据截至1985年。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所作的《1976~1985年中国初婚妇女不孕率分析》显示,1976~1985年,初婚妇女总不孕率为6.89%。

  由于没有统一的数据支持,一些专家在不孕不育人数是否增加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武警上海总队医院不孕症专科沈观印医生认为,“不孕人群有扩大化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于上世纪80年代末在25个国家组织了一次采用标准化诊断的不孕不育夫妇调查。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约有5%~8%的夫妇受到不孕不育症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不孕不育症的患病率高达30%,全世界的不孕不育患者人数约为8000万至1.1亿。当时我国的统计为6%~10%。此后不孕症发生率缺乏权威数据,但一些研究显示,我国的不孕症发生率已达到15%~20%左右。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高尔生教授最近作了《中国育龄妇女不孕症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对国家计生委2001年组织的全国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抽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在接受这项调查的32374名中国育龄妇女中,不孕者共4745名,占总人数的15%。

  高教授还分析,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不孕率明显低于西部;大于40岁的育龄妇女,不孕率较小于30岁的妇女,高出10个百分点;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不孕症发生率越低,教育程度为小学以下的育龄妇女,不孕率明显偏高,达21.02%。

  但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研究所生殖医疗中心沈和教授、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计划生育病房左文莉教授、参与了我国第一例试管婴儿研究的北大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刘平副主任都表示:我国至今没有大样本、统一标准的不孕不育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但这个人群的总量不会超过8%~10%。

  沈和教授告诉记者,不孕不育的流行病学调查是一项复杂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有统一的调查标准,有大规模的样本,且不应该排除任何具有生育能力的人群。上述世界卫生组织所作的不孕不育症流行病学调查,公布的不孕不育患者数据为整个人群的8%~10%。中国曾经在大致相同的时期做过一些小范围的调查,由于所取样本标准与国际上不统一、不科学,人群数量也太少,所以不能作为根据。鉴于此,目前我国官方使用的不孕不育人群的数据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推论的。

  记者查得2001年卫生部在颁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时介绍过这样的数据:全世界大约有5000万~8000万不孕不育患者。我国虽没有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但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和世界相差不大,在8%左右。

  “8%的绝对数量相当不小,但绝不会像有些广告中宣传的那样,多到15%甚至20%以上。”刘平副主任从1988年起,一直从事试管婴儿研究,每天面对的都是盼子心切的夫妻。她坚持认为,近年来虽然环境污染加剧、性传播疾病的高发以及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等因素对不孕不育症有些影响,但十几年来,我国的不孕不育人群从总量到结构都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