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10月22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贫困生自信工程:从超市开始
挣了钱还能帮其他贫困生
2004年10月22日 13:44:23

记者 樊未晨

 
3个学生中就有1个是贫困生

  二三十平方米、三四个货架、四五个营业员,记者走进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内一所知名度颇高的超市。从表面上看,它与一般的校园超市没有什么不同,仔细观察才发现,这个超市有专门的标志―――由两只相互握在一起的手组成的红心;在这里工作的营业员全是贫困生。

  中国扶贫基金会刚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的贫困生比例达到了20%,辽工大的贫困生比例则远远高于这一数字,“至少有30%,3个学生中就有一个是贫困生。”该校一位老师介绍,在一些比较艰苦、学费也更便宜的专业,贫困生的数量甚至超过了一半,而采矿系的贫困生达到了2/3。

  在辽工大采访的一天半时间里,记者接触了几十名贫困生,与以往见过的贫困生不同,这些学生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他们似乎没有什么烦心事儿。

  “怎么不愁?”采矿系的大三学生何勇告诉记者,上这所学校是自己和家人权衡了很久才选定的,“跟别的学校相比,我们学校的学费要低1000多元。”

  可别小看这1000多元,对于这些贫困生来说,它几乎是一家人全年收入的1/3,甚至更多。李炎韦来自福建。高二时,他的父亲患了鼻咽癌,上高三时,父亲又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后来母亲上山砍柴时又不慎从山坡上摔下,一只脚粉碎性骨折。在医院中,母亲号啕大哭:“家里正缺钱呢!你们让我回家……”李炎韦来到学校时,几乎身无分文。

  钱是压在这些贫困生心上一块无法挪动的巨石。

  刚来到学校时,这些学生个个愁眉苦脸,不愿与别人交往。“我们最害怕的就是参加贫困生会议,每次结束时几乎都是哭声一片。”一位贫困生说。

  在超市找到了自信

  “变化发生在进入超市工作之后。”何勇说。

  不少贫困生告诉记者,摆在他们面前的费用包括学费和生活费,其中学费是大头儿,很多学生已经“举全家之力”交上了学费,另外一些学生则申请到了助学贷款,因此,对这些刚满20岁的贫困生来说,天天让他们犯愁的是生活费。

  刚到学校不久,很多贫困生就从老师和高年级学生口中得知,学校里有一个“勤工助学超市”,只要是贫困生,学习成绩又不错的话,就有机会到这个超市“打工”,每月的收入可以让自己“吃穿不愁”。

  校团委王国辉书记介绍,“勤工助学超市”的启动资金来自1994年“总理基金”专门针对贫困生拨发的70万元,当时,部分学校直接把钱发给了学生。“但是钱花完了怎么办?”对于拥有众多贫困生的辽工大来说,70万元并不多。

  “贫困生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穷,另一个就是有非常强烈的自尊心。”校团委老师说,对于直接给钱的方式,很多贫困生不愿意接受。该校不久前才完成的一项调查印证了这位老师的观点,该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几百名贫困生中,七成左右明确表示不愿接受“直接给钱”的捐助。

  于是,学校用这笔钱建起了超市,让贫困生们在利用业余时间在这里“工作”,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资助。超市采用了“小时工作制”,这样既方便学生安排时间,同时能容纳更多贫困生。

  李风已经在超市“工作”两年了,他平均每天“工作”两个小时,每月的收入大约在180元左右,再加上学校给贫困生提供的家教机会,他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有时还可以接济家里。

  除了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以外,“心态更积极了、能力更强了”,是贫困生们更大的收获。

  每一个认识何勇的人都说,与两年前相比他简直像变了一个人。

  两年前刚到学校时,何勇非常自卑,从不主动跟别人打招呼,一说话就脸红;现在他已经成了超市的主管,超市的很多日常事务都由他处理,超市的业务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条。从职高考上辽工大的王敬茹说:“我们现在不仅不觉得比别人低一等,有时还觉得比他们高,我觉得我现在什么问题都能自己处理了。”曾经有人担心,超市的“工作”会耽误学生的学习,在记者接触的贫困生中,几乎每人都拿到了奖学金,其中,获特等奖学金的就有好几个。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仅靠说教是不够的

  由于“勤工助学超市”服务好、价格低,校园里一些个体户开设的超市慢慢消失了,现在“勤工助学超市”已经拥有一家总店和7个分店(每一幢宿舍楼中均开设了分店),再加上勤工助学书店和洗衣房等,仅去年学校勤工助学实体的营业额就达到了133万元,利润近17万元。

  除了给学生发放工资外,学校把这笔钱放进了贫困生勤工助学资金中,在学生生日和节假日时,校团委会拿出其中的一部分给学生发放补助。另外,一些新的助学计划也正在计划和启动中。“我们现在也可以帮助其他贫困生了。”不少贫困生感到很自豪。

  “我们认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光是说教,学校首先应该主动去关心学生、了解学生,让他们感觉到温暖。得到了别人的关爱,他们还会把这种关爱传递给别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现在我们的贫困生很多都已经入了党,贫困生中的学生党员比例远高于其他学生群体。”王国辉书记说。

  勤工助学超市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但是,我们还是很发愁。”王国辉说,“由于经费和人手的原因,我们不能解决所有贫困生的问题。”

  据了解,除了超市、书店、洗衣房外,学校相继又添设了职能部门助理、图书馆管理员、宿舍保洁员、校卫队等岗位,还有一个学生自发建立的捐助贫困生的“一分钱爱心基金”。所有这些加起来,每年大概有1000多名贫困生可以找到勤工助学岗位或获得资助,但是相对于学校六七千名贫困生的总数来说,这只是几分之一,还有不少学生在为生活发愁。“由于岗位太少,我们只能接收那些特别贫困的学生。”校团委的张慧春老师说。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