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10月3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欧洲“伽利略”叫板美国“GPS”
2004年10月30日 09:18:51

侯粤语

  10月9日,中国科技
部和欧盟委员会在北京正式签署伽利略计划技术合作协议,中国由此成为参加伽利略计划的第一个非欧盟成员国,也标志着中国的卫星导航已走上国际合作的道路。10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在例行记者会上批驳中方将“伽利略计划”的卫星用于军事目的的说法。备受国内和国际社会关注的“伽利略计划”再度成为令人瞩目的焦点。

  “伽利略”计划于1999年由欧盟提出,这项计划旨在建立欧洲自主、独立的民用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与国际上现有的美国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相比,具有更佳的覆盖率和更高的精度、可靠性。该系统将启用30颗导航卫星及相关地面设施,总投资约33亿欧元,预计在2008年部署完成。届时,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将被伽利略系统打破。

  GPS的“死穴”――抗干扰能力差

  上个世纪90年代,美、俄围绕太空权的斗争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美国的GPS(即美国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问世后,俄罗斯的Glonass也紧随其后。这两种系统都能够引导普通导弹和巡航导弹准确地击中目标。但由于俄罗斯资金匮乏,Glonass系统问世不久便退出了与GPS的竞争。长期以来,只有GPS卫星导航系统一花独秀,处于垄断地位。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GPS在精确打击方面可谓出尽了风头,成为导航领域的“翘楚”。

  尽管GPS虽有“一统江山”的本领,它同样存在自己的“死穴”―――即抗干扰问题。因为一般情况下,从卫星反馈到地面的GPS信号很小,如果对方采取瞄准式干扰、阻塞式干扰或欺骗式干扰,都会使GPS接收机无法正常工作,从而使其定位、导航精度降低或产生误导。

  GPS只能找到街道,而“伽利略”则能找到车库门

  太空历来是军事强国的必争之地,进入二十一世纪,欧盟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打破了GPS“一统江山”的局面。相比GPS,“伽利略”有许多新本领。首先,在导航定位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方面,“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比GPS要优越的多,不但可精确定位到厘米,抗干扰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伽利略”确定地面位置或近地空间位置要比GPS精确10倍。如GPS只能找到街道,而“伽利略”系统则能找到车库门。如果使用“伽利略”系统,飞机能在任何机场降落,而不必考虑机场的技术设施如何,火车能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高密度行驶,轮船即使在大雾中也能安全航行。如果卫星失灵,那么它在几秒钟之内就能发出警报。GPS的其它缺点,在“伽利略”系统中也不会出现。

  因此,“伽利略”卫星导航技术的出现,使美国军方吃惊不小,他们历经多年艰辛创立的GPS,在“伽利略”面前优势荡然无存。美国甚至担心,如果其他国家成为欧洲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伽利略”计划的合作伙伴后,使用该系统对美进行军事侦察。一名高级的欧洲委员表示,美国早就对“伽利略”计划心存怀疑,因该计划可能成为美国发起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竞争对手,从而削弱美国及北约组织的军事行动能力。为此,美国甚至威胁可能会炸掉那些卫星。

  据军事专家分析,美国可能会利用太空优势,出台卫星发射审查制度甚至首开“卫星禁飞区”。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一个国家的国防、气象、金融、新闻、通讯、导航、科学实验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高度依赖应用卫星,假如某国被强加“卫星禁飞区”,那就等于在高技术层面上将其国家主权分割。

  美国发出向“伽利略”卫星系统的威胁,其实质是把战火引向太空,这种动向值得引起各国的警惕。

  “伽利略”亦民亦军前景广阔

  毫无疑问,美国和欧盟是争夺卫星导航未来统治权的两大主角。“伽利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它营运后,不仅将广泛地用于民事领域,精确的操纵汽车、飞机、轮船和火车的运行,而且还可用于军事领域。

  虽然GPS早就为非军事用途发送信号,但是美国军方可以随时篡改、伪造和关闭信号的做法,使人们更加看好优于GPS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欧盟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用非军事工业财团运营的“伽利略”系统填补了民用方面的空缺。

  由于“伽利略”采用了新技术,在性能上它将高于美、俄的现有定位系统,加之它能与现有的卫星定位系统兼容,因此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预计第一阶段计划在2005年之前试运行4颗卫星,整体系统将于2008年投入运营。

  可以预测的是,未来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除了在民用系统中大显身手外,必将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担当起举足轻重的角色。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