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11月2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心理辅导走进梦想中国
2004年11月02日 10:52:18

郭韶明

  10月24日晚,一个成就“中国平民偶像”的梦想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得以实现。从平民到明星,从默默无闻到众人瞩目,只用了短短7天。面对全国数亿万观众,选手们自信、洒脱、热情、奔放,明星气质跃然荧屏。

  然而,一位专业人士却透露说,与舞台上的自信相比,初到剧组时,选手们心理状态并不是很好
,压力普遍过大,有些甚至不愿开口说话,出现交流上的困难。那么,是什么原因在短期内迅速改变了选手的心态,以从容自信的状态去面对比赛呢?

  “我们进行心理辅导的目的,就是使选手释放压力、淡化比赛。”谈到进行心理辅导的初衷,《梦想中国》导演吕逸涛这样说道。

  为了能够让他们坦然面对失败,剧组特地安排了飙歌比赛,比赛中,选手听到的不是掌声,而是观众齐喝倒彩的声音。吕逸涛介绍,采取这样的培训方法,就是要培养选手在各种环境下的心理承受和应变能力。

  “选手普遍反映较好,有人说,参加了这么多比赛,从来没有心理辅导这一项,感觉很新鲜而且确实心态平和了不少。还有人说,临近大赛的时候宣泄了一下,比上迪厅跳舞还要畅快。”吕逸涛笑道。

  制片人尹文还介绍了选手进行心理辅导的一些情况:“有些选手来自单亲家庭,比较沉默寡言,甚至比较沉郁,我们很担心比赛时他们能否正常发挥。后来通过心理辅导,不少人状态都有较大变化。他们向心理老师吐露心声,把自己参赛的感受、最近的苦恼和童年的往事都讲给老师听,有的甚至讲到泪流满面。可见,在这样的大型比赛中,进行心理辅导是非常必要的。”

  比赛前期,剧组专程从北京协和医院请来了心理专家魏镜,对选手进行辅导。魏镜说:“我发现选手的心理状况呈现两个极端:有些由于过度紧张,不愿与人交流;有些则表现欲很强,过分张扬。这些情绪不利于比赛,需要心理调适使其回到最自然的心理状态。”

  在心理小游戏中,有的选手写道:不允许,也不能容忍自己失败。魏镜告诉选手,大家应该淡化失败的概念,毕竟失败是一个负性的概念,所以容易使人产生挫败感。

  “要预见到并非所有的观众都会喜欢你,如果自己不被认可,也应能够坦然接受。即使被淘汰,也只是说明在这一次特定的环境中没有符合大家的期待,并不是你不优秀。”魏镜试图减轻成败对选手造成的心理负担。“后来选手上场时状态很好,我想这与舒缓心理压力是密切相关的。”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