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11月9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法眼
法官的良知决定司法公正
2004年11月09日 11:07:27

彭兴庭

  一个案件,历时6年半,两次审理,两次抗诉,三次再审,最终还是以该案被告―――香港独资房地产公司败诉而告终。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市中院原副院长柯昌信,与庭长高光发,共同收受该案原告―――穗丰公司总经理娄俊贿赂人民币1.5万元。与此同时,震惊全国的武汉市中院13名法官受贿案也浮出水面。(《中国青年
报》10月19日报道)

  “简单的案件”、“没有管辖权依然立案”、“上级法院指定”,这些关键词的背后,让人不得不联想起此案中的“行贿受贿”、“枉法裁判”。一个市的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等13法官受贿,震惊全国。现代社会,法律触及社会的各个角落,法官作为司法过程最为核心和能动的要素,他的专业能力固然重要,然而,笔者以为,他的良知是最重要的。从这个“简单”却又“再再再审”的案件中,我们发现,法官的良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司法过程的结果和司法是否公正。

  有人认为法官的良知可敬却不可靠,“法治的力量、法制健全所能发挥的效用会千百倍于法官的良知”。然而,即使是在法制十分健全的社会,法官的良知对于司法过程仍将具有决定意义。社会纷繁复杂,法律仅仅只是一件工具,法律本身的局限性告诉我们,它无法在一切问题上都做到天衣无缝、缜密周到。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司法者,法律将仅仅成为一种摆设,成为装点法治社会,烘托天下太平的道具,所谓的司法公正也将仅仅是海市蜃楼而已。

  良知是指理性存在的人所具有的一种善良意志、义务意识和内心法则,是个人对社会普遍法则的自觉和认同。在每个具体的司法过程中,如果法官没有对职业道德的自觉意识,没有对正义原则的认同,正义和公平都将是一种奢谈。一个经得起人民推敲和历史考验的司法过程,只有让称职的法官参与进来,并运用法律知识和道德良知断案,才能体现出正义。

  法官的良知从何而来?法官既然是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法官良知自然与国家制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我们能够期待的只能是宪政―――法治基础上的民主政治,这才是保障法官良知强有力的后盾。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