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在北京市公开选拔副局级干部的笔试中首次引入心理测试内容,被试者要在半小时内回答145道题,通过被试者的生活、工作、学习、行为和思考习惯投射其个性特征,考察创新意识、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等10个方面,其中有部分测谎题,以考察考生是否胡乱作答及答案的真实程度。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
来议论纷纷―――有人指出“公选测谎”是“多此一举”,认为“这样的测谎倒不如说就是逼一些干部说假话”。(《信息时报》11月16日)有人抨击“招副局考测谎又玩噱头”,认为“一些地方和单位,玩噱头成风,作秀上瘾,说穿了都是给别人看的。”(《深圳商报》11月16日)还有人说“纸上测谎终觉浅”,指出测谎的出现“说明在我们社会,尤其是政府高层已经意识到了官员说谎问题的严重性”。(《南方日报》11月19日)眼看着评论的方向越来越偏离心理测验的本意,笔者感觉有澄清的必要。
心理测验顾名思义就是测验人的心理状态,已经被广泛用于心理疾病诊断、个性特征测试、职业心理评估等方面,而心理测评量表则是应用最多的工具之一。一份心理测评量表必须经过严格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由若干条目或问题组成,答案通常都是给定的,有的答案只有“是”与“否”,有的答案则是从“没有”到“很重”分为若干等级,因量表不同而变化。就心理量表测评而言,既没有通常所说的正确答案,也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被试者根据个人的真实感觉做出的个性化答案。
为验证答案是被试者的真实意图表示而不是胡乱编造,绝大部分心理测试中都安排了一定量的所谓测谎题,如著名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等。出于职业保密的原因,笔者不能举出真实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在试卷不同的位置用不同的语言讲述了若干个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如果被试者认真、真实地回答每一个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应该是相同的,如果被试者是敷衍了事或有所隐瞒,那么,这些答案就可能出现前后不一致的现象。比如说,人的性格分为内向、外向,本是各有特点并无优劣之分,但有些性格内向者可能会认为外向会更好一些,在进行性格测验时便会竭力想使自己的结果表现为外向,可测评内外向的方面有很多,他并不知道哪些题是表示外向的,结果就可能在测谎题上露出马脚。
心理测试的时间性很强,通常要求看完题后就立刻作答,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因为它测的就是第一时间的真实心理反应。这也是测谎题能够存在的重要原因―――被试者几乎没有时间去观察哪些题目问的是类似内容。测谎题的一致性高,说明被试者所作答案的可信度高,反之则可信度低。
心理测验中的测谎,与平时所说的公安机关的“测谎”,有本质的区别―――公安机关测谎,是通过被试者在回答问题时心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来判断其回答的真实性,为案件的审理提供参考依据。而心理测验中的测谎题则是通过答案的一致性检验来判断被试者答案的真实程度,并对结论的可靠性产生影响,而并不反映被试者的道德水平。公选干部加入心理测验是为了考察被试者的创新意识、人际交往等10个方面,这与“官员走上职务岗位”是否“弄虚作假”和“欺上瞒下”没有瓜葛。同时,由于心理测验本身没有任何正确与标准答案,也就不存在“逼一些干部说假话”的情况。
北京公选干部引入心理测验之所以会引发人们“公选测谎”是“多此一举”之类的感慨,除了人们对心理测验不熟悉之外,媒体的“误导”应该说是很重要的原因―――此事被诸多媒体冠以《221名应聘者昨天笔试、应聘副局先测谎》(《北京娱乐信报》)、《221名应聘副局级者上午接受测谎测试》(《北京晚报》)、《应聘副局长先过测谎关》(《信息时报》)、《首入测谎题考察应试者》(《羊城晚报》)之类的标题进行报道和转载,让人一下子就想到案件审理中公安机关为判断当事人供述真假所采用的“测谎”。倘若标题改用“应聘副局长先过心理测验关”,就根本不会出现这些歧义―――只是新闻的“轰动”效应也就无从谈起。
笔者以为,媒体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无可厚非,但不能靠断章取义、夸大其词来制造。否则不仅误导民众,最终也会影响媒体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