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哈佛大学教授,享誉世界的数学家,也是惟一的菲尔兹数学奖华人得主。1969年,丘教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陈省身先生,1971年获得博士学位。
12月12日下午,在南开大学召开的陈省身先生追思会上,丘成桐说,陈省身与自己的父亲同生于1911年,不幸的是14岁时自己的父亲去世。自1969年开
始,自己跟随陈省身35年,有重要的事都与陈先生讲。自己常同陈先生开玩笑,陈省身也与自己开玩笑,相互之间无话不谈。丘成桐先生特意为陈省身先生写了一篇祭文,他说:“先生走了,他留下的事我会尽力帮他做。”
12月11日晚,丘成桐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说,陈先生对他的帮助和指导有做学问和做人两方面。一是做学问方面。当时在伯克利,陈省身先生讲课并不多,但丘从陈的许多文章中学到许多东西。二是做人处事方面。作为一名数学家要与其他人相处,要了解别人做的事情。中国人在外国那样的环境中要出人头地,需要这方面的应对能力。
丘成桐还说,陈省身有一个希望:“把中国变成一个数学强国。”丘成桐说,陈先生的“陈-西蒙斯理论”在几何、代数、数论中占有重要位置。20世纪后期的数学除了流体数学外都用到了陈先生的理论,因此现在三分之二的数学与陈先生有关,有的相关性大一些,有的少些。
记者问:“陈省身获得过沃尔夫奖,您1983年获得过菲尔兹奖,这两个相当于‘数学诺贝尔’的国际数学最高成就奖,至今华人中只有你们两个获得。怎样才能有第三个中国人获得这两样奖项?”
对此,丘成桐回答说,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其中有中国文化方面的问题,不是一两个天才就能解决的。中国的环境气氛现在很难培养这样的人才。人们追求功名利禄,不能把心思真正放到学问上。做学问不能浮躁,不能靠媒体的炒作。现在许多中国人都想做官。学术气氛还是要培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