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4年12月22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反驳与争鸣
质疑《别怕,不是要转你的基因》
2004年12月22日 11:17:35

沈树

 
编者按

  本版12月15日刊登了专栏作者方舟子《别怕,不是要转你的基因》一文,后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沈树的“质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刊登在此,以为争鸣。事实上,这样的争论,在不同的媒体已经开始。在信息一体化和公民知情权成为世界潮流的今天,学会在不同的声音中进行识别和选择,已成为每个人无法回避的现实。转基因食品已经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这是让不同声音在版面上进行争论的最大意义。

  读罢方舟子的《别怕,不是要转你的基因》(简称《别》文),有些想法不吐不快。

  《别》文的由头是一篇题为《转基因稻米:13亿人主粮后的利益悬疑》的报道(《南方周末》12月9日1版)。《别》文作者认为该报道“把支持转基因技术的分子生物学家全都妖魔化为利欲熏心之徒”,我看不出这一点,相反,至少在报道中我看到了反对者和支持者双方的说法,而且,为转基因作物辩护的科学家的说法听上去很有力―――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研究员贾士荣(他研制的一个转基因水稻品种正在申请商业化种植)反驳说:“我想请教那些反对者,他如何回答几十年以后的事情?科学在现有的水平上认为是安全的,就是安全的。科学是动态的,说不清几十年后的事情。但如果以后出现了问题,科学会解决它。”

  显然,方舟子与这些科学家的想法是一致的,《别》文写道:“我们并没有见到转基因食品的反对者有什么证据来支持他们对安全性的质疑……反对者只能采用‘现在证明是安全的并不能说明将来就没有问题’这种狡辩。”

  我们还是先从证据和事实谈起吧。现有的“科学”已经确定转基因作物和食品是安全的吗?对转基因作物和食品安全性的质疑,真的毫无科学证据、纯属“制造恐慌、煽动仇恨”的阴谋吗?

  需要澄清的是,所谓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安全性,并不仅仅限于这种食品吃进人肚里可能带来的健康影响,对安全性应该从研制、种植、生产、食用到排泄的全过程进行评价研究,它的影响所及不仅仅与食用者有关。

  随便上网搜索一下,你就能发现大量有关转基因作物和食品可能有害环境或人体的报道。当然,这些报道有时并不可靠,也没有得出结论说:转基因作物和食品一定对健康或环境有害,它们提示的只是一种不应忽视的可能性―――这是当前许多质疑转基因食品的研究者的共同态度,他们不像某些科学家和方舟子那样斩钉截铁。

  好了,我已经听到方舟子反唇相讥的声音:讨论转基因这样的科学问题,非专业传媒的消息何足为凭?拿论文来说话啊。

  请读者原谅,我要引用一点论文了。在《生命科学研究》2004年第8卷第4期的《转Bt基因(注:指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基因)抗虫水稻的研究进展与生态安全评价》中,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雨芳写道:

  “钱迎倩等……认为转基因植物释放到农田生态系统后潜在的危险包括:增加杀虫剂的使用、产生新的农田杂草、转基因植物自身变为杂草、产生新的病毒、产生新的作物害虫及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几个方面。

  “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棉花对非目标生物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已有不少报道……

  “瓢虫捕食以转基因马铃薯为饲料的蚜虫后出现生殖力及存活问题。

  “转基因作物的残留物及其在生长过程中和种植过后作物根系本身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无脊椎动物产生影响。转Bt基因作物残留物及生活植物会增加土壤中crylA(b)的含量,如在13个转Bt玉米品种的分泌液中含crylA(b)杀虫蛋白,这些毒素能在土壤中累积。”(《别》文还嘲笑土壤学家在转基因作物问题上发言,其实,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确与土壤有关。)

  “王忠华等的研究则表明,用洒过转Bt水稻‘克螟稻’生米粉的桑叶喂养家蚕,家蚕体重、熟蚕数、结茧数、全茧量和茧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且熟蚕整齐度明显迟于对照。樊龙江的研究则认为……Bt水稻在我国南方养蚕地区推广将可能对家蚕的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这种声音看来在国内的农业专家和生物学家中并不算稀有。浙江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学院植物保护系朱廷恒等也在最近的《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上有文章谈道,“对转入病毒来源基因序列可能引起生态风险值得注意”,潜在的风险包括“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复合病害”、“转基因和其他入侵病毒可能发生重组而产生新病毒和病毒病”等。

  当然,“目前这些担忧尚无直接的实验证据”,这些论文的作者也不在“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专家名单之列。这个负责审查转基因生物产品安全性的委员会由58位专家及官员组成,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圈内人士占38席,其中多位专家有转基因水稻研究项目在身,而从事环境保护、植物保护及生物安全研究的专家只有5人,从事食品安全的专家更只有两名。

  也许国内的专家和期刊还不够有说服力。2002年,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杂志曾报道:纽卡斯尔的研究人员发现,转基因食品中的DNA片段可以进入人体肠道中的细菌体内。英国食品标准协会为此做了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第一个人体实验―――让12名健康志愿者和7名手术切除部分结肠的志愿者,食用含转基因大豆的汉堡包和牛奶冰激凌食品。结果提示:在部分志愿者体内,有极小量的肠道细菌摄入了大豆转基因。

  当然,仍有科学家肯定地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种转基因的漂移对人有副作用”。

  在此,本人无意证明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一定对环境或人体有害,我只不过希望说明,关于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安全性,科学界尚无定论―――像这样的问题,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神圣的科学真理共同体。

  虽然英国皇家学会、加拿大皇家学会、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科学组织都曾发表报告,指出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可能导致儿童过敏等),我并不希望引导你产生什么“恐慌”或“仇恨”,其实,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也有大量正面研究结果的报道和论文,限于篇幅,本文无法一一列举。

  我不是研究这个问题的专家(方舟子也不是),但我想提出一个大家都可以讨论的问题: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一种可能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新东西问世了,这时,作为外行的公众能做些什么?作为内行的专家应做些什么?因为转基因食品或纳米技术产品有害的证据不足,科学家(和企业)便拥有鼓吹推广的正当性吗?因为不懂专业知识,公众便失去话语权和选择权吗?

  回答有些问题需要专业知识,而有些问题其实只需要常识。

  比如,区分转基因水稻与传统的杂交水稻概念大约是需要点儿专业知识的。转基因作物转入的基因往往是异种生物的基因片段,比如将某种细菌的抗虫基因转入水稻制成抗虫水稻,将某种鱼的抗冻基因转入西红柿制成抗冻西红柿,这种事情在有限的时间尺度内是不可能自然发生的。而传统的杂交育种是通过生物自身的繁殖行为,筛选利用同种或近亲种之间的基因排列组合,这种育种行为其实是对大自然的模仿。

  作为生物学博士的方舟子其实应该明白,转基因技术是空前的非凡的发明,它让人类的行为开始有了造物主的意味,水稻杂交转移的哪怕千百个基因,能与转基因水稻中转入的哪怕一小段细菌DNA简单类比吗?

  到底转基因作物和食品对环境和人体可能有什么样的影响?作用机理是什么?专业知识告诉我们,回答这一问题还需要更多研究。

  不需要专业知识的是,我们可以分析,为什么同样是这一领域的科学家会有不同的说法、语气和重音。比如,有反对者说,那些转基因水稻的支持者正急于让自己的转基因品种上市,也有支持者说,某些反对转基因水稻的专家背后正是拥有杂交水稻品种的公司。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可能影响他的言行,这是人性和常识,不是妖魔化。

  因此,如果一个议题与你的权益相关,你就应当积极参与,你有权参与,即使这一议题高度专业。这倒不是说外行不需要向内行请教。在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壁垒越来越高的当代世界,每个人都不得不仰赖某些方面的专家意见,科学尤其成为一种威权,但科学家有义务和责任接受质疑、说服公众,形成一种对科学威权进行平衡的社会机制,必定是有益的。那些认为外行不可理喻、争议妨碍科学发展的想法和做法,才最值得警惕。

  在对科学家的采访及某些文章中,总听到这样的说辞:对,是有一些不利的报告和动物实验,但没有得到确认,没发现实际受害案例,目前的检测说明是安全的。他们的意思是这时提出质疑便是耸人听闻、不负责任,便会断送新技术新产品的前途。

  在对犯罪嫌疑人的处理上,我们有一种“疑罪从无”的说法,意思是,如果缺乏足够的证据便应当视为无罪―――在中国,确立这种原则是一大进步。那么,在对待一种新技术产品时,我们也需要遵守“疑罪从无”的原则吗?我认为恰恰相反,对待闯入我们生活中的这些东西,我们不妨持“疑罪从有”的态度来质疑,对可疑之处穷追不舍,因此促进它们的改善,防范它们可能对人的生命和幸福可能带来的伤害―――对技术产品“疑罪从有”,同样出于生命高于一切的常识。

  “每年有那么多人因饥荒而死、因使用农药中毒,就不是对生命的伤害吗?转基因作物能减少农药使用、提高作物产量,不正是造福人类、尊重生命吗?”有人说。

  我欣赏这种辩护的角度,请拿出充分的科学证据来说服公众吧。据我所知,像绿色和平这样的环保组织一直在“蛊惑人心”地说,将推广转基因作物与解决非洲饥荒扭在一起纯属天方夜谭。他们还说,转基因作物并不能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解决污染的更好方案是生态农业。我想,公众应该乐意听到科学家其他不同的说法。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