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1月25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生态”的时髦和“生态”一词的滥用,使真正的生态学常识和生态环境问题被曲解―――
生态教育应成为公民的终身教育
2005年01月25日 02:36:28

本报记者 张文凌

  目前,生态、生态学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在“百度”网上搜索,涉及“生态”的词条达480多万条。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段昌群教授对时下“生态时髦”的现象深表担忧,他把这种现象称为“生态社会化,社会生态化”。

  “滥用生态一词,使生态学被曲解了―――人们所关心的生态,不是
真正的生物保护,不是真正的环境维护,不是真正的生态建设,也不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仅仅是一种口号、一种符号,甚至成为一些部门和地方获取利益的托辞。而真正的生态学常识和生态环境问题则被冷落一边。”段昌群说:“生态学成为社会时尚的同时,生态学的一般知识并没有被广泛了解。什么都是生态学可能导致生态学什么都不是。”

  据段昌群介绍,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形成,依赖于生态教育。20世纪60至70年代,全球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一个敏感而重要的、与教育相关的生态伦理道德问题时,生态教育开始应运而生。美国在普及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建设培养环境生态教育师资为主的专业;俄罗斯几乎所有综合性大学都设有生态学专业,同时,还将《普通生态学》等课程作为文理科大学生的必修课。目前,俄罗斯的大学生态教育已从原来的传统生态学中拓展开来,把生态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教给学生。

  尽管我国高校的专业生态教育已经发展起来了,但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却发展滞后。高校公共课程教学中,生态教育没有被列入必修课程之中。由于对生态学认识的局限性,生态学至今还被认为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理科学科,难以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来开展。据调查,目前非生物、生态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的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接受教育的学生数量只占很小比例。

  “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知识体系庞大,应用领域广泛。长期以来,它被一些人误认为是一门限制性科学,总是在和经济学唱反调。但实际上,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如何经济地生存的技巧,所以,生态学是探讨自然界的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生态学。生态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学科,尤其是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今天。”

  段昌群说,高校为不同行业、部门培养不同层次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如果他们在学校中没有接受过生态教育,不了解生态学的基本常识,缺乏生态保护意识,他们就不可能正确地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而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生态环境状况的好坏。“高等教育中,将生态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大学生公共必修课程已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教育,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手段、方法以及最终的教育目标都还存在差距。把生态教育作为公共课程,其教学内容如何从庞杂的生态学原理和知识中遴选出来,用什么样的方法、手段教学,这在国内高校中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和样板。此外,适合于文、理、工科各类专业学生使用的生态学教材的缺乏和师资力量的薄弱,也是目前我国高校生态教育进入公共教学领域进程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1年,由段昌群主持,来自云南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内蒙古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的36位学者共同完成的《生态学教学理论探索与实践―――21世纪大学生态学教学内容优化及课程设置体系建设》一书面世,这是我国第一本从专业角度探讨并指导如何组织生态学教学的研究成果。该书出版后,在全国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中产生了较好的反响。该书直言不讳地指出:“生态教育在高校中都难以形成规模和深入下去,就更没法形成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教育氛围。一些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生态意识相对薄弱,在考核其政绩时,没有把环境保护的政绩纳入综合政绩中来考核,某些领导急功近利,不顾生态环境的保护。此外,人们滥用‘生态学’、打‘生态牌’,动辄冠以‘生态保护’、‘持续发展’等时髦术语,降低和削弱了生态学的科学严肃性和地位,使社会误认为生态学是一门无师自通的‘豆腐科学’,这是生态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地位不高的另一原因。”

  段昌群告诉记者,中国经济发展至今依然没有走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路子,未来发展受到资源和环境瓶颈的限制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不能再走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之路。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他们才有能力去评估并解决他们所关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但遗憾的是,目前在国内,除中小学地理、自然等课程中有一些生态环保的知识,部分大学有相关的选修课外,我国还没有为公民提供终身、系统的生态教育的机构和内容。”段昌群说。

  为此,他建议,应尽快从中小学基础教育入手,将中国的生态环境及资源问题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相关课程中;在大学及相关的学历教育中,对生态学和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作系统介绍,并作为刚性的教学内容纳入到大学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在公务员考试、录用、日常学习中,将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作为基本国情内容,进行考核;目前虽然在部分考试中涉及一点相关内容,但强度很低,应适当加大分量和力度。

  “生态学不能只是一个口号。”段昌群说:“生态教育应是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它关系到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生态伦理道德的培养。我们不应该把生态公共教育仅仅当成一门课程,而是应该将它视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起点。”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