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2月17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汽车时评
2005年车业在裂变中前行
2005年02月17日 00:22:58

武卫强

  爆竹的烟硝还未散尽,车业已经整装前行。只不过,相比去年,2005年的新年车市正淡去浮躁,低调抑或沉稳都昭示着理性回归后的车业,正缓缓拉开实力角逐的帷幕。

  回首2004年,狂热的中国车市在泡沫的诞生与爆裂中度过。预期过高的排产和非理性的价格战给车业温柔一刀,被誉为“全世界最后一块大市场”的
中国车市,从神坛上跌落下来。梦醒之初,这才发现,汽车不是炒作的概念,勇气与谋略之外,实力才是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记得去年6月,一个叫刘增的汽车经销商对我说:“熬过2004年就是胜利。”春节之后,我在一次聚会中碰到他,他说:“最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以后没什么不能克服。”他解释说,2004年他真正了解了这个行业。在经历井喷和低迷之后,汽车企业和经销商开始变得成熟。

  与去年这个时候厂家高调的产销计划不同,整体来看,大多数厂家制订的年度任务都低于2004年的年度任务,但又高于2004年的实际销量。这是一种在防守中推进的策略,厂商正努力寻求市场的平衡点,团聚力量,伺机而动。这其中,未做改变的是,厂商对2005年的市场信心没有动摇。

  从今年1月份市场反馈的信息看,消费者恪守的持币待购正悄然瓦解。截至1月29日,天津一汽销量超过两万辆,比上月翻了一番,同比增幅更大。去年销售量下滑较大的东风雪铁龙,到1月29日销售10297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在看尽车价的自由落体运动和经销商的涨价炒作之后,消费者不愿再无休止地等待下去,从实际需要出发,理性购车时代正快步走来。

  不可回避的是,2005年的车业依然充满变数。基于国家宏观调控的持续紧缩政策,汽车产业的大跃进不复存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汽车企业的管理模式、生产成本、渠道建设将成为竞争的主体。在谈及2005年的发展时,神龙公司总经理刘卫东说,产品价格战,实质就是成本之战。目前轿车行业已经进入成本竞争时代,当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之时,如果构成产品的整个价值链不发生变化,就是死路一条。

  另一个新的变化是,跨国汽车巨头在完成中国布局后,开始积极谋求更大话语权。之前,基于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外资企业在中国一般有多个合作伙伴,而中方企业也采取一手托几家的策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占据资本、技术优势的外资企业开始整合中国市场。继丰田、马自达整合销售渠道之后,其他品牌也加快了整合步伐。南北两个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一向“老死不相往来”,却在去年同步降价。春节前,在北京举行的“大众一心,鼎力赞助北京奥运”活动中,两个大众的高管人员站在了一起,德国大众成为了实际的权力核心。

  艰难迈进的中国车业在2005年还在缓缓推进。不变的是,有更多的消费者将实现汽车梦想;变化的是,车业格局和市场走势将越来越复杂。好戏还在后面。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