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2月22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部分高校“高就业率”有水分
2005年02月22日 02:47:49

 

  新华社石家庄2月21日电(记者朱峰)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凸显,而与此相对应的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是:一些高校对外公布的就业率却很高。

  2004年夏天,河北某高校的一些毕业生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没有找到合适的用人单位,但在临毕业前,学校已经“帮忙”联系
了一些单位,学生要与这些单位“签约”。实际情况是,这些单位有的纯属子虚乌有,有的只是虚拟岗位,没有能真正上班的。可如果签约之后,学校的就业率指数就能提高很多。

  在查阅国内各高校的资料时,记者发现,很多高校在介绍自己学校的就业率时几乎都在90%以上,上海某大学称“我校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6%”。山东某高校称“我校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对记者关于“高就业率是否客观真实”的疑问,河北省一些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也有苦衷,高校现在抓就业率甚至超过了中学抓高考升学率,因为目前考核高校水准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就是就业率,高校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情况直接挂钩,但在大学毕业生持续增多而就业岗位相对较少的情况下,高校只能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提高就业率,都是形势逼的。

  一位老师说,“我们现在也可能用一些非正常的手段合理提高就业率。”所谓的非正常手段,最常用的就是让学生与单位签订假合约,反正这样对学生也不会构成实质利益损害。有专家认为,在现实情况下,就业率作为检验高校教学水平的一个标准必不可少,但过度依赖它也不可取。大学本为教书育人的象牙塔,“逼”出来的掺杂水分的高就业率,无助于促进高校发展和学生进步。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