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3月14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科学发展观引领兖矿集团可持续发展
2005年03月14日 01:13:32

韩开佩 王海洲

  兖矿集团是国家重点
特大型企业,是全国100家现代企业制度和120家企业集团试点企业,目前拥有50家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和参股公司,涉及采矿、煤化工、煤电铝、建筑等10余个行业,总资产372.84亿元,年销售收入突破231.9亿元。所属子公司兖州煤业公司是我国第一个在境内外同时成功上市的煤炭企业。年煤炭生产能力突破4000万吨,年出口煤炭突破1000万吨,是华东最大的煤炭生产商和全国最大的煤炭出口企业之一。

  集团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综采放顶煤技术和深井冻结施工技术,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中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特别奖,“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首批转机建制先进企业”称号,被大公国际评估公司评估为“AAA”级信用企业。2001年,兖矿被列入国务院向全国集中宣传的国企改革与发展10家先进单位之一,被中国企业联合会评为“2001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兖矿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重视,先后有十几位领导人莅临兖矿视察和指导工作,对兖矿给予高度评价。2004年10月,国务院领导在京召开企业界人士座谈会,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耿加怀出席并发言。

  兖矿集团位于素以“孔孟之乡,礼仪之邦”闻名的山东济宁市境内,北临泰山,东靠渤海,水陆交通四通八达,距离中国第二大煤炭港口日照港约300公里,煤炭专用铁路兖石线连接日照港,京沪、京九、陇海三大铁路干线穿越矿区,驱车到济南机场仅用两小时,驱车至京、沪仅需五六个小时。

  走出去收购外国煤矿

  坐落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伐伦州的鲁尔区,被称为煤的故乡。以煤炭开采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鲁尔工业区,集中反映了德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

  有专家评论,兖矿集团的发展轨迹,与鲁尔工业区极为相似:两个集团主业相同,都是以煤炭开采为主业;发展战略相似,两个集团都以“国际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作为集团的长远发展战略;两个集团都拥有世界领先的煤炭生产技术。而兖矿集团董事局主席耿加怀评论说,如果说相似的话,其最相似的一点是在区域性煤炭业萎缩的情况下,两大集团都注重加强煤炭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将重点转向国外煤炭生产和技术输出。

  中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证实储量10009亿吨,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兖矿资源雄厚。因为,它拥有8对煤矿,2003年,有5对矿井年产超过600万吨,这是国内许多煤矿极力想达到的产量。连续四年保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利润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全行业第一,被大公国际资信评估公司评为“AAA”级企业。综采单产连续9年保持全行业立井开采第一。集团旗下的济宁三号煤矿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立井开采矿井。

  尽管有这么多光环,兖矿人还是清醒地看到了企业长期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煤炭储量不足、压煤村庄搬迁费用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差等。2002年底,兖矿集团煤炭可采储量中,“三下”压煤量占总可采储量的59.6%。由于矿区处于鲁南村庄人员密集地区,尽管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但搬迁困难。采煤塌陷地征地和补偿费用逐年攀升,煤炭生产成本难以承受。

  1998年至2001年,煤炭大量积压,一吨煤100元都没人要,国内同行经受着煤炭行业三年最困难时期的煎熬。而早就认识到“资源枯竭、储量不足是制约煤炭企业发展的根本困难”的兖矿人却放眼长远,大胆地作出了到省外开矿的规划。

  在贵州,以国家“西电东送”和贵州省“黔电送粤”的能源战略为契机,与贵州省政府签订“西电东送项目责任书”,形成煤电合作、相互参股、发挥各自优势、进行综合开发的格局。此后,兖矿贵州能化有限公司、兖矿菏泽能化有限公司、兖矿晋中能化有限公司等相继成立,迅速壮大了企业规模与实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2003年,兖矿集团投资两亿多元在广西建成了一个以高岭土为原料的非金属深加工项目,建成后将年产6万吨煅烧高岭土。这种产品可作为高档约、涂料、橡塑填料的优良添加剂,啬其绝缘性和机械强度。目前,除了部分低档产品外,国内企业对这一产品的需求基本依赖进口,兖矿这一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

  2004年5月,由兖矿集团承建的委内瑞拉中西部铁路项目正式开工,进入路基建设阶段。5月15日,在委内瑞拉西部主要城市巴基西梅托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主持了这一仪式。工程合同总额为1.88亿美元。这是兖矿集团非煤项目强势进军国际市场首战成功的标志,为后来的国外市场开发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在煤炭行业中,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而目前,兖矿集团以厚煤层综采放顶煤技术,与英美资源集团安格鲁煤炭公司进行合作,并正式签约。这标志着中国煤炭综采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

  兖矿集团是国内第一个收购国外煤矿的企业。2004年10月5日,在澳大利亚兖矿集团靠其综采放顶煤技术全资收购了澳大利亚南田煤矿,改名为澳兴煤矿。按照澳大利亚煤炭资源储量评估标准,南田煤矿目前拥有有效可采储量约4100万吨。澳大利亚是世界第二产煤大国,南田煤矿生产的煤炭品种主要是硬焦煤和半软焦煤,属国际煤炭市场紧缺煤种。由于地质条件和采煤技术的原因,无法进行深层次开采,而兖州煤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采放顶煤技术恰好适用于南田煤矿的开采。收购南田煤矿有利于提高兖矿集团的盈利能力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前不久,兖矿集团的甲醇羰基合成制醋酸技术、新型水煤浆气化技术,跨行业向大庆油田进行有偿转让。并在美国打赢了与英国BP公司的醋酸合成装置关键设备知识产权诉讼案,提高了兖矿集团的国际形象。

  通过加大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力度,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应对两个市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2004年,兖矿集团完成进出口总额7.75亿美元,出口创汇6.62亿美元,分别增长49.33%和42.98%,均创历史新水平。其中,煤炭出口1000万吨,创汇4.8亿美元;铝锭出口9万吨,创汇1.57亿美元,铝锭成为集团公司又一骨干创汇产品。

  积极推进改革 培育新优势

  作为国家能源企业,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国际国内竞争实力?作为省属特大型重点企业,怎样才能保持发展后劲、凝聚发展强势,为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面对这两个命题,兖矿集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指示精神,及时转变观念,调整战略,树立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新的发展优势,全面加快建设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步伐。

  开发建设30多年来,兖矿集团走过了一条艰辛而又辉煌的发展轨迹:1990年,兖矿集团尚处在全国特大型煤炭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第17位、年亏损2100多万元。而今,兖矿集团已成为中国煤炭行业的龙头企业,连续多年保持销售收入、利税、利润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近年来,兖矿集团相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特别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集团控股子公司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03年荣获中国企业质量管理领域最高奖――“全国质量管理奖”。成为中国煤炭行业首家获此殊荣企业的基础上,2004年又荣获“中国质量鼎”。

  “发展是硬道理”。兖矿集团的发展实践和经验再次证明,企业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才能在国际国内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那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的发展思路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反,单纯的规模扩张会造成发展不平衡,消减企业的发展后劲,最终会使企业丧失生机和活力。基于这些思考,通过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央及山东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兖矿集团结合自身实际,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工作的根本指针,作为制定企业战略发展思路及规划的根本目标,全面加快改革发展步伐。

  去年以来,兖矿集团多次组织人员到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及先进企业学习考察,学先进、找差距,定措施,目的就是进一步解决“怎么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集团公司党政在各级组织及20万名职工家属中加大“转观念,转机制,转作风”教育活动宣传力度,切实抓好市场经济、主辅分离、加快发展、干事创业和开拓创新、保持稳定6个专题教育,全面加强有兖矿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同时,启动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改革,通过改革做强主业、搞活辅业,实现国有经济增活力、企业转换机制和职工增加收入的目标,进一步加快企业发展。

  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耿加怀在集团公司2005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表示,兖矿集团2005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挥煤炭比较优势,延伸煤化工、电解铝产业链,努力实现一个总目标,增强三个意识,创新三项管理,打好四大硬仗,抓好五个突出,加强四个建设,做到三个增加,全面完成2005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建设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企业集团。

  努力实现一个总目标,就是要实现“42810236”的年度经济奋斗目标。42:煤炭产量4000万吨,目标4200万吨;28:销售收入260亿元,目标280亿元;10:母公司净利润10亿元;02: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0.2以下;36:投产3个项目,20万吨醋酸和千吨气化炉项目、200万吨焦化项目一号焦炉、天池煤矿;开工建设6个项目:赵楼煤矿、50万吨甲醇项目、榆林60万吨甲醇项目、小屯、对江、龙凤三个矿井。

  增强三个意识,就是要增强机遇意识,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增强危机意识,清醒地看到困难和问题,看到差距和不足,居安思危,迎难而上;增强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推进观念、体制、机制、管理、技术、文化创新。

  创新三项管理,就是要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内部市场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这是以市场化为导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是强化管理的重大举措。

  打好四大硬仗,就是要全力打好压煤村庄搬迁、安全生产、深化改革和亏损单位扭亏增盈四大硬仗。这是关系集团公司生存发展的关键、重点和难点。

  抓好五个突出,就是要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及达产达效、突出战略资源开发、突出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突出实施“走出去”战略、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抓好五个突出,核心是加快开发建设一批项目,加快技改一批项目,加快调研储备一批项目。这是发挥兖矿比较优势,拉长产业链,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兖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潜力所在、后劲所在、希望所在。

  加强四个建设,就是要加强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作风建设。这是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是完成全年任务和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做到三个增加,就是要发展增加后劲,经营增加利润,职工增加收入。这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的所在,也是兖矿全年工作的着力点。

  耿加怀说:“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机制,抓住机遇,突出重点,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按照这一思路,兖矿集团改革发展的举措步步落在实处:加快战略资源占有和开发,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加快培植煤炭接续产业,解决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大力发展中小型项目,解决就业岗位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解决体制不活的问题;完善母子公司体制,深化内部市场化管理,实施三项制度改革,解决机制不活的问题。

  实施人才战略 打造核心竞争力

  兖矿集团从1976年组建伊始,就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全面实施人才战略,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目前,兖矿集团公司大学以上学历人员达到4005人,大专6322人,分别占在岗管理人员的28.3%、44.6%。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251人,占职工总数的11.92%,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占管理人员总数的39.3%。煤矿井下人员持证率达100%。

  为什么在许多煤炭企业五年招不到一个本科生的情况下,兖矿却拥有如此庞大的人才队伍?关键是抓住了人才的使用、引进和考核激励三个关键。坚持以感情留人、以政策激励人、以事业凝聚人,为技术研发人员提供发展的舞台。近年来,引进大学本科以上人才1260人,引进煤化工专家11人,电解铝专家15人,金融专家2人,博士后7人,为发展煤炭主业以及煤化工、电铝支柱产业提供了人才保障。

  在2004年12月1日举行的兖矿集团第十三次科技大会上,兖矿人自主研制的74项科技成果受到了隆重表彰,最高的获奖金达30万元。兖矿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耿加怀说:“科技兴企人为本,考核激励是关键。我们一直在探索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分配制度,对贡献特别突出的实行重奖,对从事基础工作、关键岗位和艰苦行业的技术人员实行倾斜政策,充分调动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有科技成果就重奖。于是,科技兴企已经成为兖矿10万员工的自觉行为。“十五”以来,兖矿累计投入技术开发费14.1亿元,其中研究经费2.85亿元,开展重点科技项目326项。一个企业化的技术创新机制、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机制、符合市场规律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投机制正在形成。而为了更好地营造全员科技创新的氛围,以耿加怀为组长的兖矿领导班子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培育创新主体,增强研发能力。

  为适应企业战略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兖矿集团公司团委提出“以人为本,打造学习型青年团队”的工作目标,扎实开展创建“学习型团组织”活动,在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有效实践,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兖矿集团团委探索并开展了“五项教育”活动,促使青年树立“学习为本”、“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创新性学习”等五种理念。以建设“新世纪青年书屋”为总抓手,优化青年学习条件,全公司共建立青年读书俱乐部、科技书屋、自学书屋等各类新世纪青年书屋200余个。

  兖矿集团成立了青年自考协会、青年科技攻关小组等外围学习组织,时刻把青年覆盖在学习环境中。集团公司每三年一届、基层单位每年一届的青工技能比武活动,已经纳入企业行为,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为以青工为主体的广大职工展示才华提供了舞台。2004年,该公司开展的第三届岗位技能比武活动,共涉及40个工种。两万多名青工参加了层层比赛,青年们在展示个人才华的同时,也增强了“练兵比武,学技创优”的热情。长期开展“四个一”(一日一省、一周一学、一月一谈、一季一文)活动,对于优秀读书心得、研讨文章,每半年评选表彰一次。每年一次的“我为大家荐好书”读书报告会,让青年在读书上做到资源共享。以基层区队为单位开展的“专题月”学习活动,动员青年选择与本单位密切相关的课题,切实以工作带动学习,以学习推进工作。各级团组织还通过组织兴趣小组、文化沙龙、征文演讲等形式,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不断形成青年群众读书活动的热潮。

  在规范青年个体行为上,他们推行了两项制度。一是“团员青年学习日”制度。在继续坚持集团公司团的三级中心组学习制度的基础上,各级团组织确定一定时间,作为“团员青年学习日”,举办各类学习讲座、报告会及其他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团员青年的集中学习。二是推行“三册”制度。“三册”即《团支部工作手册》、《团干部学习成才手册》、《青年岗位学习成才建功手册》。通过《团支部工作手册》的推行,实现团支部工作的“一本通”、使团支部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高效化。通过《团干部学习成才手册》、《青年岗位学习成才建功手册》的记录、反馈,激励广大团干部、团员青年学习成才的自觉性、主动性,促进他们不断学习、进取创新,加强团组织、团干部、团员青年的交流。团组织由此及时掌握青年需求,有针对性地为青年学习成才服务。“人才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已成为兖矿人牢记于心的科学理念,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是兖矿持之以恒的人才观。按照兖矿集团的“十一五”人才工作规划,到“十一五”末,全集团硕士以上人员要达到550人以上,大学以上人员达到12000人;高级职称人员达到3000人;技师和高级技师达到4100人,高级工达到15000人。而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撑起的必是一个笑傲寰宇的新兖矿。

  鼓励科技创新 参与市场竞争

  “用常规采煤方法,200多名职工一个面年产能超过100万吨就很不错了。使用综采放顶煤技术,不到140名职工就创出了单面年产600万吨的高产,简直是个奇迹!”一位从事采煤管理工作10余年的区队负责人形象地道出了综采放顶煤技术的优越性。

  综采放顶煤技术是兖矿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1996年试验成功并推广应用,当年兖矿集团就创出了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利润、科技进步等多项指标的行业第一。这项领先国际水平的技术的突破在当时给企业带来了每年2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综采放顶煤技术,就是综合机械化采煤加上顶部放煤,使按常规需要三次开采的八九米厚的煤层一次就可全部采下的采煤方法。采用这项技术可节省3/4的巷道和2/3的设备占用,简化了生产系统和生产环节,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这项技术的巨大成功,引起了包括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在内的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关注,他们的能源部长或矿业部长相继到兖矿集团参观,对该技术的卓越效能大为惊奇。这项技术直接推动了兖矿集团对澳大利亚南田煤矿的成功收购。

  兖矿集团自主研发的三项采煤技术―――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采煤机机载高压荷电喷雾高效除尘装置和综放液压支架高压水雾吸尘装备,全部在澳大利亚申请并获得专利,这是中国煤炭企业首次在澳大利亚申请并获得专利;

  兖矿集团是我国煤炭行业首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企业;

  世界上同时掌握水煤浆气化和粉煤气化两项高新技术的企业,只有兖矿一家……

  兖矿人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才是资源型企业发展、强盛不竭的动力。走科技兴煤之路,大力实施“科技强企”战略,是兖矿集团多年来始终坚持的做法。

  据兖矿集团总工程师黄福昌介绍,“十五”以来,兖矿集团共完成重大科技成果271项,其中省级以上成果70项,有8项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年度十大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67项,地市级100项。承担并完成国家“863”、“十五”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等国家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12项。2004年科技对兖矿集团的贡献率达到45.2%。

  仅就煤炭开采来说,兖矿集团一直坚持不懈地开展特殊条件下的煤炭开采技术研究。在“三下”压煤严重、村庄搬迁困难、煤田正常块段锐减、边角煤增多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和研究条带式、短壁式、房柱式、孤岛式、第四系含水层下、河下采煤以及中厚煤层机械化开采等技术。短壁轻放工作面设备配套及技术研究、大倾角松软煤层日产万吨综放工作面设备配套及技术研究、中厚煤层高产高效工作面成套设备与工艺研究、超长工作面孤岛安全开采技术研究、提高开采上限研究、综放条件下跨铁路采煤技术研究都取得成功,有效解决了“三下”压煤、边角煤、大倾角煤层、孤岛工作面等特殊条件下的安全开采技术难题,节约和回收了宝贵的煤炭资源,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兖矿集团积极实施“煤与非煤并重”的战略,坚持推进非煤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十五”以来,兖矿适应非煤项目建设发展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改造力度,研制电气、液压、机械传动等大型试验装置,开发移动变电站、磁力启动器、液压支架等高技术产品;开展超深厚表土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研究,深井冻结技术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开发新型织物芯直径输送带、宽顺槽可伸缩皮带机等高产高运产品。集团公司非煤产业的技术含量有了新的提高,增强了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2004年11月,兖矿集团麾下的鲁南化肥厂宣布,该厂的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担的“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粉煤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项目取得重大进展。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煤炭洁净、高效利用技术。与水煤浆气化相比,粉煤气化具有较明显的节氧、节煤、有效气成分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化工产品的生产、煤间接液化、氢能源、燃料电池等诸多领域。目前,国际上有代表性的主要是德士古、壳牌和鲁奇公司的技术。这就意味着,兖矿继2000年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煤浆气化技术之后,又在煤干粉气化方面掌握了自有技术,从而大大缩小了在煤气化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据介绍,粉煤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新技术可为我国大、中、小型以煤为原料的化肥厂改造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并在技术转让方面降低成本,每转让一套该技术(千吨级),可为国家节省外汇500万美元。该技术还与我国的能源结构相适应,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自主研发的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已取得成功。

  2004年,兖矿集团进一步加大了核心技术研发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煤炭间接液化等3项技术列入国家“863”计划;投入科技资金15256万元,研发项目107个,竣工73个;自主研发的煤炭间接液化技术中试成功;建成了我国第一套低温费托合成煤制油万吨级中试装置,连续运行194天,生产强度优于国外同类装置,生产出高质量的柴油、汽油和液化石油气。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