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4月14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向土地荒漠化发起挑战
吉林4年治荒520万亩
2005年04月14日 02:27:56

记者 申宇 彭冰

  本报北京4月13日电

  吉林西部,与内蒙古接壤之处,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科尔沁草原的最东端。自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实行“移民实边”以来,这片约2000万平方公里的草场一度水草丰美,牛欢马壮,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草原牧业生态区。

  然而近20年来,这片草原盐碱化、风沙化和退化日趋严重,荒漠化面积扩展到1000万平方公里,并且仍以每年大约300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外扩张。

  专家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30年内,方圆2000万平方公里的整个松嫩草原将退化为一片沙漠,在东北出现一个“戈壁滩”。这不仅会吞噬科尔沁大草原,还会威胁中国的重要“粮仓”松辽平原,甚至影响到包括京津在内的华北大平原的安全。

  自2000年始,吉林省痛下决心,开始了治理荒漠化土地的新探索。此后4年里,吉林省成功治理了520万亩荒漠化草原。

  草原不能承载之重

  汽车进入吉林西部城市白城境内,一片片绵密苍黄的草场扑面而来,草场四周是水泥柱和铁丝网围成的长长围栏。围栏外,不时可看到一些白色碱斑和碱泡。司机告诉记者,围栏内就是吉林省近几年来大力建设的“生态草”。

  “前几年可不是这样,公路周围90%全是白花花的‘光板地’,大风一起,漫天飞舞的都是碱面子,开车时只能打着‘双闪’慢慢行驶。这里看不见牧民放牧,因为没有草。”司机说。

  作为吉林省荒漠化较严重的县,白城市通榆县正在亲历这场草原变革。通榆县位于科尔沁草原的最东端,全县草原面积400万亩。“确实有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但那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事。”该县畜牧局林业站张站长说,“自1983年第一轮土地承包以来,草原碱化、沙化、退化现象日趋严重。”

  “首先是‘十春九旱’的气候条件作梗,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长期超载放牧。”张站长告诉记者,一亩草场的正常载畜量应为1.3只羊,而到了2001年,通榆县一亩草场上竟要承载13只羊,整整翻了10倍。“刚有一点青苗,就被啃干净了。草原碱化、退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张站长说,截至2002年,通榆县400万亩可利用草场中,碱化面积已达309万亩。

  到上世纪90年代,吉林省西部的2800万亩草原,90%都遭到了破坏,65%以上成为“三化”草地,重度盐碱化的草地有800万亩,其植被盖度不足20%。

  “生态草”点燃希望

  “生态草建设效益之好,出乎我们的想像。”通榆县林业局副局长赵久重感叹,“围内的草和围外的草截然不同。原来植被覆盖率在30%~40%的草地很快就能恢复到70%~80%,这说明只要减少人为和牲畜的破坏,草原生态完全有可能恢复。”

  赵副局长所说的“生态草”建设在吉林省始于2000年。所谓生态草建设,就是采取封原育草、植灌种草、林草结合等手段综合治理荒漠化土地,实施围封禁牧,启动生物的自然恢复能力,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植被生态系统。

  身为吉林省林业厅厅长的刘延春,有个响当当的绰号叫“草厅长”。“对于生态草建设,围得住是关键。”赵局长说,“老百姓习惯了自然放牧,一看到草原被圈起来了,不少放牧户都有抵触情绪,甚至四处上访。但生态草建设见效非常快,第一年草根就长出来了,碱斑明显消退,第二年秋天就能产草。老百姓见了实效,如今已可以接受了。”

  对于草场的变化,通榆县包拉温都蒙古族乡半拉格森村的草场看护员张海峰深有体会。张海峰说:“2002年之前,这里光秃秃的,白花花的晃得眼睛都睁不开,起风的时候,漫天都是碱面子,自从围栏禁牧后,我看管的50公顷草场上几乎见不到碱斑了,草长得茂盛,多年不见的野兔、野鸡、鹌鹑也回来了,甚至能看到狐狸和狼。”

  这一行是卖方市场

  松原市长岭县有580万亩草地,由于草原三化,这里一度出现了“碱进人退”、“碱撵人搬家”的现象。“种了两年羊草,荒芜的基地就变了模样,简直是翻天覆地!”时代绿源的执行董事卢丹自豪地说。吉林时代绿源草产业公司,是吉林省最早涉足“生态草”建设的一家民营公司。“羊草是优秀的禾本科目牧草,它耐旱、耐寒、耐盐碱、耐贫瘠,能长到1.1米高,生态功能相当强。我们治理到第5年时,草原上出现了狐狸;第8年,看到了狼的粪便。这证明,生态系统已恢复到了最好的状态”卢丹告诉记者,如今,每年9月份,上千只大雁及天鹅,在从湿地向南迁移越冬时,都会在公司的羊草基地停留,“景象非常壮观”。

  时代绿源目前在长岭县拥有1.2万亩人工羊草种子田,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人工羊草良种繁育基地.该公司还改造和治理了三化草原20万亩。

  作为商人,追求的目标不仅是单纯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重要的还在于经济效益。羊草被称为牧草中的细粮,可干鲜两吃,干草出口日本,售价170美元/吨,而玉米出口不过135美元/吨。“投资回报率不低于25%,是个好买卖。”卢丹告诉记者。

  “草产业是个典型的循环经济,可带动养殖业,丰富百姓餐桌,可为下游皮革加工类企业提供工业原料,牛羊的粪便还可用来发电,产业链条长,效益高。”卢丹表示,中国草产业有上千亿元的空间,现在开发的还不到10亿元,前景十分广阔。

  至2004年底,吉林省林业厅用4年时间,治理了520万亩荒漠化土地。据专家测算,这520万亩生态草,每年产生的综合生态效益值可达7.8亿元人民币。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