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4月26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专家纵论中学生素质教育
2005年04月26日 00:07:49

 

  素质教育这个话题对如今的人们已经并不陌生了,但这个话题至今依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尤其是当前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一直是老师、家长和孩子们关心的问题。中学生们普遍缺乏哪些素质?目前开展的中学生素质教育究竟效果如何?有哪些不足?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怎样做,才能为中学生提供有利于其健康成
长的环境?中学生暑期怎么过才更有意义?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请来了三位专家,请他们谈谈中学生素质教育问题、方法和建议。

  当前中学生普遍缺乏哪些素质?

  孙:我们常说“素质教育”,“素质”是什么?有一种说法很有意思:当你把学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了。这里说的教育就是真正的素质。面向21世纪,我们的孩子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四会的基础是“学会共处”,包括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发现他人,尊重多元化。而这些,是当今很多中学生都缺乏的素质。

  俞:从我的观察看,当前中学生主要缺乏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首先是独立能力,包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创新、独立劳动、独立生活的能力。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东西都有人给准备好了,他们很少有机会独立去做事。其次是心理承受力。现在的很多中学生遇到挫折和不如意的事,往往不知所措,灰心丧气,有时甚至走极端。第三就是缺乏完整的道德遵守的准则,他们不知道哪些道德是必须无条件遵守的。当然,这和中国整个社会道德思想不完整有关,很多中学生的父母和老师们也没有一个坚定完整的道德准则。

  陆:我是从关注大学生开始关注中学生的。好多孩子在中学完全没有机会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被老师和家长安排得满满的。到了大学,当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己去把握时,他们就茫然了,困惑了,失去方向和动力了。可以说,中学应试教育的弊病,在孩子上大学之后都暴露出来了。虽然有些学生成绩很优秀,但缺乏创造力和好奇心,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承受力,这样的孩子是没有发展后劲的。

  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如何?

  孙: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让他们充满自信地把潜能变为现实。素质教育的发展观是:给每个人机会,但不要求齐头并进,只要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就是成功。

  陆:总的来说,我认为现代中国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人看待。为了提高升学率,学生往往被剥夺了作为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多方面的需求,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去做一些自我探索的事情,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现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是一个窄化的过程:从身体、心智、情感的全面发展,窄化为智力的开发;从智力的开发,窄化为学习书本知识,再窄化为课堂学习和考试成绩。因此,很多孩子的心灵没有被点燃,聪明才智没有被开发出来。

  俞:现在有很多老师,本身就没有搞清楚“素质教育”的涵义。真正的素质教育一定是对学生们包括创新能力、理解能力、热爱自然、关爱他人、抗挫折能力等等的综合教育和提升。有效的素质教育应该是这样的方式,如:减轻学生们的考试压力;教会其创新方法,能够举一反三和创造;让学生们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到工厂、农村等地去实习,寒暑假到外地去旅游和考察;训练学生写论文,建立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等等。可惜,目前高考和中考的“指挥棒”已经逼得学校和家长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创造性地发展素质教育方法了。

  陆:一个人的成长应该是各个方面的,包括求知欲望、创造能力、意志力、团队协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处理冲突的能力、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窄化的结果,就是“去人性化”―――活蹦乱跳的孩子慢慢变成了学习的机器,好奇心没了,探索欲没了,个性被压抑了,责任感与自主性无法建立。这样的孩子可以考上大学,可以获取某种程度的“成功”,但很少能有快乐与幸福的感觉。

  俞:我一直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只要教好了老师和家长,基本上就教好了学生。现在的老师和家长,都告诉孩子们“好好学习就行”,忽视了在平时点滴培养他们的好习惯,锻炼他们的自信精神、自理能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老师和家长们其实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他们以身作则的“身教”非常重要,但现在事实是来自学校和家庭的榜样的力量不够。

  孙:在我国,学校教育被认为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渠道。学校素质教育侧重于正面观念的灌输;而学生在家庭、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便会感到学校、老师灌输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显得单薄、脆弱。另外,很多父母把孩子看作自己的私产,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而没有把孩子看做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有的父母说:“孩子,我知道你今天很苦,但明天就幸福了。”在这些父母眼里,今天不重要,明天重要,青少年时期不重要,就是为成为大人做准备的。这些错误的观念导致了错误甚至极端的行为。实际上,童年时代具有独立的价值,并不仅仅为了成为一个大人。当然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源头,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开端。

  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怎样才能为青少年提供有利其健康成长的环境?

  俞:从学校和家庭来说,要为中学生们提供既严格又宽松的成长环境。严格是说要对那些不利于中学生们未来成长的行为,如对社会和他人不利的不道德的行为、不良习惯等,要严格规范,使之遵守规矩;宽松是指要让孩子自由地蹦跳,自由地闯世界,自由地思考和创造。

  从社会而言,要为中学生们提供促进其心理健康、心灵成长的书籍,要建造适合中学生的社会活动场所,如青少年宫、拓展活动、少年主题公园等。

  总之,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的目标应是一致的,要创造环境让中学生们的个性自由而快乐地成长和发挥,但又约束其不利他人和社会的不良行为。

  孙: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父母和教师的素质,这种教育叫“前素质教育”。他们的教育观念不转变,硬性地推动“素质教育”,肯定会走歪的!

  从家庭来说,我们提倡推进“父母教育素质提高计划”:合格的父母应具有五个方面的教育素质,即现代观念、科学方法、健康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学校中,老师的素质也至关重要。例如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就是一种教师素质的体现。教师若能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超越自己的限度,便能帮助他们发挥学习的潜力,转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及自信心,甚至能间接地影响青少年人格的发展。

  从社会层面来说,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先进国家的经验。例如美国有“社工课”―――社区义务工作服务,我认为应当引进,而且应当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教育目标应当在群体交往中实现。

  中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挫折教育”?

  孙:“挫折教育”准确讲应该是“抗挫折教育”,心理学叫“压弹”教育,无论怎么叫,对中学生都是非常必要的。现在很多人认为不能严厉地管教孩子,要多鼓励、赏识孩子,甚至提出“无批评教育”。而我认为,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缺钙”的教育。因为教育不仅仅是艺术,而首先是科学,不能矫枉过正。我认为科学的教育是对青少年以表扬为主,但不能没有批评,这个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要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任,要让孩子受得了委屈,经得起挫折。

  俞:不过,中学生的“挫折”有时候是老师和家长强化的,如考试名次不好,学生有些挫折感,但老师若当众批评讽刺,家长责骂甚至责打,这些都会大大加强学生的挫折感。现在的教育给了学生很多挫折,但没教给他们抵抗挫折的方法。

  陆:我不太主张专门去做所谓“挫折教育”,我还是觉得应当是“素质教育”。所谓“吃苦夏令营”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一个人抗挫折的能力,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比如同样量级的挫折,在你身上可能不起作用,却把我压垮了,这不是因为我天生的心理承受力就差,很可能因为你比较自信,有可信任的父母、朋友,他们是你的支持系统,可以帮你减轻压力;或者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等等,一个了解自己、有自信心的人,比较容易战胜挫折。

  俞:所谓的“吃苦夏令营”不是“挫折教育”,我主张夏令营应该给孩子们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因为孩子们不需要在身体上“吃苦”,而应该在心理上具有对痛苦的耐受力。我其实在演讲中总是向青少年们传达“抗挫折”的思想。我常常举我三次高考才考上北大、三年申请出国都失败的经历,来勉励他们强化自己对挫折的承受力。人生是无法避免挫折的,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面对挫折,继续前进的方法。

  孙:关于挫折教育的方法,首先要培养中学生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其次要培养他们化解危机的能力;此外要适当批评,让孩子在体验中长大,让他们体验那种克服困难而后获得成功的感觉。当然,老师和父母也应经常和孩子们沟通,增强孩子抵抗挫折的心理支持系统。

  中学生怎样过个有意义的暑假?

  孙:假期的目的并不完全是巩固知识和休息,其最核心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过一种和学校不同的生活,有更开阔更丰富的体验。学校教育有惯性和局限性,对人的成长有益处,但也有弊端。假期应该让学生用来感受更丰富的世界,更广博的生活,让他们心灵更健康,更加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俞:如果可能的话,我主张暑假就让孩子们尽情地玩,玩法由孩子和家长共同协商。漫长的暑假,别让孩子孤独一个人在家里玩,最好是能让他有机会和陌生的新伙伴一起玩,这样既锻炼了他的交流能力,又能长见识,也能玩得更好。不过,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都很大,利用暑假复习知识,预习新知也有一定的必要。所以,我建议家长和孩子共同商量,挑选一个孩子喜欢的去外地的特色夏令营,找一个让家长放心,让孩子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交到新朋友的夏令营,让孩子能玩好,并且在玩中学习自己相对薄弱或非常感兴趣的知识。

  陆:暑假对孩子来说,是一个盼望自我发挥的空间。但现实又将这空间压缩得很厉害。参加夏令营,或和家长一起旅游都是不错的边学边玩的方式。在我看来,好的夏令营实际上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绝佳阵地,也是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良好补充。

  孙:夏令营的特点就是体验,要让学生处于探索者的主人地位,在体验中获得真知,要打开一扇天窗,让他们领略新世界的风采。好的夏令营应该是孩子们生命中的一个契机,是探索未知世界的一把火炬,就象夜空中的一声惊雷,让孩子在奇异的光芒下看到新世界,激发出内心的潜能。

  陆:其实我特别希望新东方举办的夏令营能开展“全人塑造”的“素质教育”。希望你们做一服催化剂、一支火把,点燃孩子心中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你们给予孩子的,绝不仅是英语听说能力的增强,更是让他们对人生抱有更多的希望,对生活更有热情。

  俞:我们今年在扬州做的“酷学酷玩”夏令营就是一个让孩子们能够尽情交流,获得新的知识、新的体验、新的朋友和新的视角的夏令营。比如说我们招收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以后很可能还会招收国外的孩子,这是一个典型的文化碰撞的机会,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让他们在崭新的地方生活,和陌生的同龄人交流,让他们有机会分享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让他们体验生活在地球村时代的感觉,这会让他们视野更开阔。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