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5月9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热点聚焦
铭记这段历史是永久的道义责任
欧洲隆重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
2005年05月09日 01:36:08

黄恒 邱旭

  欧洲许多国家7日、8日
纷纷举行活动,纪念纳粹德国投降60周年,这也拉开了各国二战结束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大幕。而更多、更盛大的纪念庆典将于9日上演。

  缅怀和反思历史成主旋律

  法国国防部长米谢勒?阿利奥-马里7日代表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来到古城兰斯投降纪念馆,为法国一系列纪念活动拉开帷幕。60年前的5月7日凌晨3时,德军代表在这里签约投降。第二天,停战协议在柏林签署,二战欧洲战场战事宣告结束。

  在一堆军用地图和战时老照片的环绕下,阿利奥-马里走进当年签约的房间,陪伴她的是美国老资格的战地摄影师阿尔伯特?麦瑟林和苏珊?希伯特。前者战时担任艾森豪威尔的私人摄像师,后者当年作为秘书打印了那份投降协议。

  阿利奥-马里在兰斯市政厅发表讲话,盛赞那些将法国和世界从纳粹暴政下解放出来的将军和士兵。她说:“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夜晚,人们永远不会忘记60年前,戴高乐将军的目标终得实现。这个夜晚也为美国带来了荣耀,解放者艾森豪威尔和他的士兵,因为结束纳粹占领、恐惧和愚昧而名垂史册。”

  德国总理施罗德7日在《南德意志报》撰文,回顾了二战中德国人民的遭遇,并警告人们不要被亲纳粹分子误导,将视线焦点从大屠杀的罪行转移到别处。

  施罗德称,德国作出了很多努力,勇敢地面对“最深的耻辱”,因而现在“成了国际社会中受尊重的一员”,但“牢记纳粹时期,牢记战争、种族灭绝和各种罪行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认同的一部分。这是永久的道义责任”。

  德国7日举行“民主节”,纪念纳粹投降60周年。晚上,2.5万人在勃兰登堡门进行烛光守夜,烛光绵延33公里。

  执政的社会民主党领导人之一奥特马尔?施赖纳7日在接受《图片报》采访时说,所有德国学校的学生都有义务去参观集中营,在那里“每个人都会感到深深的耻辱”。

  二战胜利,苏联与中国功不可没

  英国《卫报》5月7日刊发英国伦敦王室学院近代史教授、二战史研究专家理查德?奥维利的文章,认为苏联与中国在二战中功不可没。“回忆起60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心总是隐隐作痛。战争不仅使英国人口锐减,苏联也损失将近2700万人口,其中苏联红军牺牲866.84万人。按百分比计算,战争吞噬了当时英国0.6%的人口;美国损失稍轻,为0.3%。其中苏联是所有国家中丧失人口最多的国家,战争、饥饿、镇压带走了苏联14%的人口。”奥维利教授在文章中说。

  他指出,正是苏联红军的勇猛抵抗使战争出现了转机。他说:“无数的苏联人为战争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因此在60年后,我们回首二战之时,应该牢记前苏联曾经为此作出的巨大牺牲。”

  奥维利教授还指出,在二战中,中国在亚洲太平洋战场的角色不容忽视。正当苏联在苏德战场紧紧牵制并击败德国之时,在亚洲太平洋战场中国也紧紧牵制住了日本军队。而西方国家对这段历史知者甚少。他说,如果当时日本在亚洲太平洋战场能够迅速得逞,那么,日本将会调动大批资源和兵力转向苏德战场,或者将会派出更多兵力到太平洋战场,而西方为此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他说:“基于此,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应当向为二次大战胜利付出生命的近5000万苏中士兵和人民致以深深的敬意和真诚的缅怀。”

  奥维利教授最后指出,今天,世界各国依旧面临重大挑战,即如何在未来的日子里避免世界大战的重演,同时要深刻吸取二战给各国带来的沉痛教训,牢记历史并以史为鉴。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