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5月12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有话就说
我们要不要为“A级车展”欢呼
2005年05月12日 00:01:11

 

  喧闹的上海国际汽车展已然闭幕半个月了,又经过“五一”长假的休憩,现在可以静下心来回味一下车展了。

  本次上海车展炒作最热闹的无过于规模和“级别”,一时间“国际第三,亚洲第一”、“A级车展”之说充斥着各种媒体,甚至还有人着力渲染《上海车展VS北京车展,谁是老大?》,《上海车展给
北京车展带来压力重重》等等,不一而足,似乎有挑起北京、上海一场龙虎斗的意思,会不会有人出来搞个“中国十大车展”评选,也未必没有可能。

  评比排名,是时下中国颇为流行的一种风尚。先是有个“姓胡”的老外给中国富人做了排行榜,然后有了城市与地区的“竞争力”排名,现在各种“十大”、“百强”的排名,让人目不暇接。一家汽车企业的公关人员告诉笔者,去年一年,他们就获得了68个评比称号。其实评比多了,人们也就不往心里放了,有媒体搞的评选,入围企业都不去领奖,只好分别上门颁奖,这也算是中国特色吧。

  长期以来,北京与上海的车展,是隔年轮流举办,虽然内部争夺主办权,几度打得不可开交,最后由政府出面协调,但两地之间却相安无事。给中国车展排序,大概始于2001年8月的长春车展。借一汽大众成立十周年和宝来下线之机,长春市不惜重金,又是航空跳伞,又是名模表演,还动用政府资源,请到十几个有汽车企业的城市市长,召开了“市长论坛”,车展办得有声有色,便以“中国第三大车展”自诩。但随后就有天津和成都与之叫板,分别以“进口车数量最大”和“私家车销售量最多”而挑战长春。去年日本三大汽车企业落户广州,广州也开始争夺这顶“第三”的帽子了。

  车展论规模,排名次有没有意义?

  国际汽车展的历史,几乎和汽车本身一样源远流长,巴黎车展起源于1898年,日内瓦车展今年是100周年,法兰克福和底特律车展也都有近百年历史,作为“后生晚辈”的东京车展,也已经举办了38届。每年全球举办的车展多得数不清,但只有上述几个车展,最受人们关注,特别是受汽车跨国公司的追捧,因为它们都具有各自的特点,除日内瓦车展以外,它们所在国家都有强大的汽车产业。

  车展在精不在多,上述车展中法兰克福和巴黎车展是两地隔年轮换举办,东京车展也是隔年举办,只有日内瓦和底特律车展是每年举办。笔者多次参观过这些车展,从来没有听到它们之间比过谁大谁小,“五大车展”的提法,也是近年来中国人代为总结出来的。所谓A级车展,不过是跨国公司内部对自己参展投入的一种定位而已。

  比规模,论大小,显露的是我们的浅薄与浮躁。如果今年上海车展以12万平方米的面积,自称“超过巴黎、东京、日内瓦”,自诩为“世界第三大车展”,那鲜为国人所知的莱比锡国际汽车展,今年的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又该位居第几呢?而去年汉诺威商用车展的展览面积更达到30万平方米。

  今天的上海车展,不仅面积大幅度增加,而且展馆设施堪称国内一流,和国外一些车展相比,也毫不逊色。世界著名汽车公司悉数到齐,也带来了他们刚刚发布过的新车,采访车展的记者也达到5000多人,参观人数达到空前的36万人,但是据此能不能就自称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车展呢?

  所谓世界“五大车展”,哪个车展不是新车如云?哪一个没有密集的“概念车”、“全球首发”车?看这些车展,对业内人士来说,的确能感知汽车的潮流与领先技术,世界级跨国公司的“首脑”们,对这样的机会从来不会放过,出席这些车展是他们的头等大事。参加报道的记者,也真正是来自全球各种肤色、各种面孔。参观这些车展,行外人也能强烈感受到悠远历史所积淀的深厚汽车文化,

  对照上海车展,只有通用惟一的一辆“全球首发”车AVEO,跨国汽车公司仅仅来了一位“一把手”,宝马集团的庞克先生,还有福特的“二把手”,新任总裁兼首席营运官吉姆?帕蒂拉,其他大佬们皆因“公务缠身”而缺席。记得1994年国家机械部召开的“家庭轿车研讨会”,仅仅为了5分钟的发言,全球23位世界汽车大公司首脑聚集北京,基本都是“一把手”。而这次参加报道的5000多名媒体记者,也基本都是咱们“自己人”,外国记者不用到中国来看新车,他们感兴趣的反倒是中国本土汽车的发展状况。

  中国车展与国外著名车展的不同点在于,一个重在展示,一个重在推销。跨国汽车公司悉数到齐,说明所有汽车公司都看好中国汽车市场,家家都想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参展厂商多,说明我们市场开放程度高,家家都进来了,带来的车型多,说明中国市场竞争激烈。日本松下公司负责人说过,“真正的全球性企业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进入中国市场”,汽车业尤其如此。

  不必苛求跨国公司带来更多的“概念车”,那对我们是一种奢侈,对跨国公司是一种浪费,我们的汽车产业还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也不要奢望人家把新车拿到我们这里“全球首发”,能在这里“全球同步上市”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全球首发”新车,除了日内瓦,基本都是本土企业的行为。跨国公司给我们的定位就是“大市场”,对此他们从不隐讳。我们一定记住,跨国公司不是来教我们如何设计汽车的,而是到这里卖他们的汽车的。真正学习设计汽车也不是在车展上。

  车展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也是汽车产业发展的缩影。中国车展的规模越来越大,是因为中国的汽车销售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中国的车展越办越好,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汽车越来越多,中国市场对它们越来越重要,它们越来越重视中国汽车市场。无论跨国公司怎样“高看”中国的车展,都是为了牟取它们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对中国人施惠的善举。把我们的车展“升级”为“A级车展”,是为它们的销售开道,我们不用为此受宠若惊,感激涕零。我敢断言,没有自主的中国汽车产业,中国就不会有真正世界一流的汽车展。

  (查阅程远更多文章,请浏览auto.sina.com.cn或auto.sohu.com的“程远专栏”。)

  程远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