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歌坛,能唱歌的以为自己就能作曲,能作曲的人以为自己就能作词,这是最大的误会。如今的歌曲,只有感觉,没有感动。”当代歌词研讨会近日在黄山举行。朱大可、北村、默默、王小峰、翟永明、张小波、王小山等一批先锋诗人、乐评人、文学批评家等当今文化名人参与了此次会议,针对当今乐坛的现状发表了他
们的批判和担忧。发言中,话题的矛头则直指周杰伦、刀郎、《老鼠爱大米》等乐坛当红人士和当红歌曲。
现在的歌词只有感觉,没有感动
此次研讨会的发起人卢中强告诉记者,引起他对流行歌曲歌词的关注是源于正在流行的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他仔细读后非常震惊:“一想到这种不知所云的句子正在被数以万计的歌迷哼出来,就觉得如今歌词已经到了一个不能再让人等闲视之的地步。”
卢中强曾经是华纳唱片公司的制作人,“在音乐作曲中,我发现如今的歌词内容越来越没意思。这次研讨会的召开源于我们对如今大众文字审美的忧患意识,通过它引起大家对歌词的关注。”
作家北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黄山的研讨会上,这些文化名人几乎是达成共识地指出现在的歌词有太多粗制滥造的成分,许多歌词不知道在讲什么,不知道要传递给人什么,比如说周杰伦和刀郎的一些歌词。
北村说:“我们现在流传的很多音乐,里面所表达的主题非常空洞,毫无价值,只有刺激,没有心灵的原始感动。我曾经听过周杰伦一首歌,前面几句好像是‘怎么该,怎么该’,后来我们考察了一下,它实际是客家话里的‘干什么,干什么’,还有‘吼吼哈嘿’,都是很符号化的,没有实际意义。还有刀郎,他当时确实很火,但是我觉得他唱得很一般,歌词也很平庸。现在一些歌曲的流行都是商业推介和运作的产物,精品的东西太少了。”北村认为,歌词一定是抒情的主体,对歌词的感受才是感动的重要源泉,否则旋律将成为无根之草。
中国诗人该来拯救现在的歌词
曾经写出《中文系》等诗歌的诗人李亚伟表示,有摇滚诗人之称的张楚,他的成功不是他的摇滚和外在的东西,而是他的歌词里诗性的东西,和摇滚没有关系。有很多音乐人,诸如唐朝乐队、轮回乐队,最大的压力或者尴尬不是他们喜欢的欧美摇滚无法模仿、难以学习,我觉得他们最大的通病是他们赶不上崔健的精神内涵。他认为想改变目前流行音乐歌词创作的现状,“音乐制作人找诗人要歌词是非常及时的”。
著名文学评论家朱大可认为,中国诗人该承担起历史延续性的任务,该来拯救现在的歌词,恢复诗人本身的作用,体现诗歌的原始面目。朱大可称,“我觉得今天我们来找诗人写歌词,不仅仅是美学上的一种偏移,也许诗人的介入可以使得歌词获得更大的丰富性。我觉得这正是今天诗人介入歌词创作的可能性,空间很大,但诗人创作歌词也要有新的突破口。”
写诗和写歌词是完全不同的
针对“中国诗人该来拯救现在的歌词”这一话题,著名乐评人王小峰表示了怀疑的态度。他说:“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很商业的时代,在这个很商业的时代里边,什么东西都可以变成产品去卖。也不知道诗人在写诗的时候想过没有,一首诗能给你们带来多少钱?但是写歌词的人不是这样。一首歌3000元、6000元、10000元,价码不一样,写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写歌词的时候是有要求的,要写成什么样,要写给哪个歌手唱,他能唱什么样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东西,跟写诗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过他也认为这样的探讨很有意义:“至少可以让人知道歌唱首先得真,由真产生善,由善产生美。现在的问题是,能唱歌的以为自己就能作曲,能作曲的人以为自己就能作词,这是最大的误会。你失去了歌词的心灵深度和美感,你的歌就至少失去了一半的感动源,歌就大打折扣。这就是现在没有什么好歌的原因。”
谁说歌词创作非要有哲学思维
对于这些诗人、作家对待流行歌词的批评,词作家孙义勇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诗和歌词是不一样的,作为面向大众的流行歌曲来讲,首先要求的就是通俗易懂,且富有音乐性,《老鼠爱大米》虽然没有多么深刻的思想性,但是非常生活化,演唱起来娓娓动人,受到了大众的欢迎。而方文山在歌词上的创作相当讲究,可以说每一个字都很用心,我们不能把周杰伦的演唱本身和他的歌词混为一谈。
此外,歌词,在没有谱曲和演唱之前,还是一个半成品,而一首诗本身就是成品,成品和半成品之间没有可比性,更何况他们一个诉诸听觉,一个诉诸视觉。张楚的歌词很诗性,但我们不能忽视他的受众是小众。孙义勇说,对于中国正在成长中的流行音乐,诗人们应该用一种更加宽容和善意的眼光去看待,而不应该带着敌意去贬低被老百姓和市场认同的作品。
网络歌手杨臣刚所在公司的负责人贾璇在谈到《老鼠爱大米》等歌的歌词被批评的话题时,则说:“谁说歌词创作就非要有哲学思维,非要让人感动得泪流满面呢?既然有那么多人喜欢某一首歌,肯定就有喜欢的理由。就拿这首歌的歌词,就是一个简单的爱情层面的内容,一种真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