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6月8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为给乡亲们找水,他在井下殉职
――记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水利工作者张国旗
2005年06月08日 02:03:16

记者 宋广辉

  本报晋城6月7日电

  “为什么老天爷不让我去替张国旗死呢!他那么年轻,又有文化,家里孩子还小,应该让我替他去死啊!”提起几年前的一次井下事故,董晓光老泪纵横。

  那是2001年5月15日下午,山西晋城市陵川县水务局工程科科长张国旗来到马圪当乡西石门村,进入一口77米深的水井,进行提引水的
技术测试作业,全村乡亲渴盼的目光几乎都聚集在了井口,但随着“轰隆”一阵闷响,令人悲痛的场景永远定格在村民的记忆之中―――由于井壁突然坍塌,为了保护一起下井的西石门村党支部书记董晓光和村委会主任程肖敏,张国旗被巨石砸中头部。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科技工作者,为了解决山区乡亲的吃水问题,殉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年仅33岁。

  张国旗出生在陵川县附城镇附城村,9岁丧母,14岁丧父,从小备尝生活辛酸。陵川是太行山区的一个贫困县,长年干旱让百姓生活举步维艰。小时候,张国旗目睹了乡亲们到几里外的一条深沟里担水吃的情景:那是一条很细的泉眼,难以满足全村2000多口人的饮用,许多人平时基本不洗头,如果不是出门办正事,他们就不洗脸,而且洗脸水用完之后还要用来洗衣服,洗完衣服。姑娘们只有在出嫁的那天,才去县城洗一次澡。上了高中后,张国旗了解到,全县严重缺水的地方很多,有的取水要跑几十里山路,不干净的水源还诱发了多种疾病,造成一些老人和孩子死亡,还有的地方为争夺水源,经常发生群殴械斗,弄出人命……年幼的张国旗曾对哥哥说:“我一定要考能找水的大学,学上一身本事,回来给乡亲们找出水来。”

  1985年,张国旗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国地质大学,他选择的是水文地质专业。天道酬勤,刻苦上进的张国旗成了学校的尖子生,在大学毕业分配时,山西省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点名要他,晋城市水利局也将他列入接纳对象的花名册。然而,张国旗都没有去,有人劝他,家乡那么穷,不如留在外面发展。他摇摇头说:“正因为穷,才需要我回去建设和改变它。”就这样,张国旗弃高就低,走进了陵川县水务局的大门。“搞水利工程是个脏苦累险的工作,张国旗吃得起苦,受得起罪,经得起险!”陵川县水务局副局长秦广才告诉记者,张国旗外表看上去沉默寡言,但工作起来就像“拼命三郎”,在工程一线,从来都是吃苦在先,不计得失。

  2000年,陵川县作为山西省首批农村饮水解困重点县之一,同时铺开了125处解困工程。张国旗也进入了工作以来最繁忙的时期。方案制定、工程设计、资料审核、现场勘测,都离不开他。他的妻子仇小芳回忆说,从2000年初到2001年5月,张国旗几乎没有在家里待过一个整天。2000年年底工程验收期间,他连续工作6昼夜,积劳成疾,多年的胆结石病转为胆囊炎。当年,陵川县被山西省评为“全省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红旗县”,而张国旗直到牺牲在本职岗位上,也没有顾得上住院治疗……“他的办公桌上除了有书和资料之外,还放着两样东西,那就是方便面和胆石通胶囊,中午没空回家吃饭或晚上加班,他就啃方便面充饥;胆囊疼了就吃几粒药顶一阵。”仇小芳对自己的“工作狂”丈夫充满了担忧,更为他的“不顾家”感到难过―――张国旗生前没给孩子过过生日,他去世的时候,孩子已经9岁,可他们竟然没有一张全家照。结婚10多年,张国旗一直住在妻子仇小芳的单位―――县教师进修学校用两间教室并成的职工宿舍,几件过时的破旧家具是结婚时妻子的陪嫁,家里惟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台25英寸彩电,那还是从商店向一位姓李的老板赊回来的,家里床上、桌上、柜里到处放的是水利专业书,这就是张国旗身后最大的遗产。

  据了解,张国旗是陵川县水务局惟一一位懂地质的专业人才,晋城市水利局曾多次提名调他到市水利局工作,但都被他回绝了。有朋友说:“国旗,你真傻,别人都是千方百计找关系,也要离开这个地方,而你却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偏要待在穷山沟!”1995年,张国旗大学同学10年聚会,一些在发达地区工作的同学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有的还开起了公司,成为百万身价的老板。相比之下,张国旗显得很寒酸,有几个好友劝他离开穷乡僻壤,有位开公司的同学还开出月薪1万元的高价聘他,但都动摇不了张国旗热爱家乡、献身水利的执着追求。

  十几年来,张国旗为陵川水利做出的一点一滴贡献都记在了人们心里,他去世时,陵川县已建成饮水解困工程170处,200多个农村的5万余人喝上了甘甜的水。张国旗安葬那天,近两万名干部群众自发地来到县城大街上,流着泪为他送行。

  至今,陵川县还有近10万农村人口缺水。秦广才告诉记者,自从张国旗去世以后,陵川县就没有懂地质的专业人才了,由于基层单位待遇不高,这几年,县水务局再也没有招到一名地质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国旗走得太早了,这样的人才太难得了!”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