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6月15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穷孩子精神贫困背后衰落的乡村文化
2005年06月15日 01:30:09

涂涂

  我们业已习惯了对大学生活的美化。青春的笑靥在绿树丛中绽放,三三两两的身影散落在草坪上,读有字的书或者无字的“人生大书”。然而,问题好像没有那么简单,笼统的美化并不能消弭现实的不如意。譬如眼下《中国青年报》再次提出的“贫困大学生成绩出现两极分化”命题,这些贫困大学生由于精神的贫困,从而产生
厌学的思想和行为(《中国青年报》6月13日)。读后让人怅惘叹息。

  是不是所有穷孩子都会厌学?因为缺乏统计学上的数据支持,媒体和论者都不好贸然做出判断。眼下的现实是,在我们的大学里确实出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群体,一方面,这个群体大多来自中国的农村,基本上都存在衣食之忧,都程度不同地存在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其中一些人并没有按照社会期望的那样,“穷且益坚”,去高扬“青云之志”,努力追求学业的出类拔萃,而是自甘沉沦,无所事事,陷入了比缺衣少食更为可怕的虚无之中。

  寄希望于思想品德教育矫正这种倾向,大抵很难。根本上讲,一些大学生目前表现出来的精神贫困症状,正反映了其所接受的基础教育的严重贫血。换言之,既有的教育很难使得一些学生获得足够丰富、正常的精神滋养。

  四川的王怡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家乡的陷落”的文字,讲到他的家乡四川某县经济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其中最突出的体现就是教育的全面衰败。在大幅变化了的社会形势、教育形势面前,家长、学校和学生遭遇了整体困惑。作为中国最广大、最基层教育环境的农村,很难提供给下一代必要的精神营养了。

  这样的感受,在作家贾平凹那里似乎体现得更为明显。在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秦腔》的后记中,也记录下自己家乡的陷落。他不禁问到:“农村在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后,国家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城市,农民又怎么办呢?农民不仅仅是吃饱肚子。

  而我们的乡土中国,曾经是一个个多么丰富的世界!贾平凹的丹凤、沈从文的凤凰、费孝通的江村、晏阳初的定县、冯骥才的天津卫……并不是要把想像和记忆当作现实的批判武器,我在这里更愿意强调的,乃是乡土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只是,在几十年来的经济建设中,乡土中国日益生成一种突出消费的物化社会。

  在这样衰落的农村教育条件下,一些地区农村的子弟不仅经济上举步维艰,同时,其中又会有一些人由于个体价值观长期处于未确定状态,容易陷入一种心理上的日渐粗糙、苍白。这种境况下的美丽校园,可以激发其奋斗的雄心,也可能对其心理上产生反讽。

  因此,解读如今一些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不应该仅仅看到其现实的表现,并无一例外地试图进行人生观的教育以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更应该挖掘其社会深层原因。部分大学生的“双重贫困”,正验证了长期以来农村经济社会一些政策上的疏漏。因此,拯救陷落的乡村应该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当务之急。一个城乡和谐、共同富裕的社会,才是消弭“双重贫困”大学生的天然良港。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