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6月23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顾全面子,失去效益;争得效益,难保面子,北京现代在面子与效益的夹缝中徘徊――
北京现代辉煌的基础很脆弱
2005年06月23日 00:03:15

本报记者 程远 王超

  韩日企业经过本土化后,都在中国市场获得了较高的利润。据各公司年报,现代2004年的净利润率达到了6.6%,与之相比,通用和大众分别只有1.9%和1.3%,差距明显。有人认为,这与韩国汽车善于本土化扩张有关,而北京现代无疑是一个最具分析价值的样板。

  与受汇率和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的欧系企业相比
,北京现代就像一个运气极佳的小个子撞上一座大金山。由于人民币兑换韩元的汇率一直保持稳定,现代车的配套零部件厂与合资企业又近在咫尺,北京现代在成本上捡了个大便宜,几年来也挖了好几桶金了。然而,在产品旺销的背后,企业的内部矛盾却日益显现。中韩双方貌合神离已不再是什么秘密。最近有消息称,韩国现代要调高其零部件价格,而且态度十分强硬,相比北京现代初创时技术转让费十分优惠,韩国现代简直判若两“人”。

  据业内人士透露,伊兰特的进口散件价格在0.8万~1.2万美元,北京现代组装后售价11万元人民币左右,如果韩国现代再提高散件价格,北京现代还有什么利益可图?即使争得了销量第一,也只是个“面子工程”。现在北京现代的重要部门都掌握在外方手中,产品大权更不用说,中方除了跑到政府有关部门诉苦,就是忍气吞声。

  北京现代董事长徐和谊介绍,在北京现代周边的20余家零部件企业中,韩国现代的独资厂有两家,分别是现代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和现代海斯克钢材有限公司,前者负责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后者则主要向北京现代提供车用钢板,此外还有多家韩方控股的零部件合资厂。说白了,北京现代不过是一个CKD组装厂,只是省略了一大块进口物流成本而已。有人说,北京现代现在的辉煌是建立在沙滩上,基础十分脆弱,是有相当道理的。

  在这种形势下,韩方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办法非常简单,将其零部件以较高价格卖给合资公司,比在车市上赚钱更容易。据记者了解,由于北京现代90%以上的汽车钢材由海斯克供应,现在其开口提价20%,由此将造成合资公司的利润大打折扣。不久前北京现代停产和伊兰特不降价政策的出台,想必与此不无关系。

  独资零部件厂的进驻无疑给北京现代戴上了一副“金手铐”,即便产销量持续增长,利润也不在合资企业。此外,北京现代周边的本土零部件厂主要向其提供一些低附加值产品,在配套方面没有形成气候,这就意味着,一旦离开了韩方的配套体系,合资公司将一筹莫展,最终只能成为一个撑死的胖子。去年徐和谊在谈起中韩双方意见分歧时,形象地比喻为“小夫妻打架”,可是这里他错在不明白他们只是个受气的小媳妇,而现代则是一个霸气十足的恶丈夫,更没有能力给自己留些“私房钱”,以至于车子虽然卖得好,钱还得等着人家赏赐。

  据统计,日韩企业一辆车可获得欧美企业五辆车的利润。韩系企业倡导实用主义,重视生产销售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在北京现代建厂之前,现代摩比斯和海斯克就先其一步进入北京顺义。事实证明,让零部件厂打前锋积极有效,对产品国产化率的提升有极大促进作用,索纳塔和伊兰特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获得了超额利润。

  与上述两款车相比,北京现代日前上市的SUV途胜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由于SUV面向小众群体,国内限制SUV的呼声越来越高,一旦销量上不去,从经济角度考虑,国产化将得不偿失,而长期靠CKD组装,关税就又吃不消。北京现代竟然为途胜定下1.5万至2万辆的销售目标,是否有点儿“霸王硬上弓”的意味?下半年即将上市的索纳塔NF,也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未来前景如何还是未知数。关键是被韩方牵着鼻子走,合资公司已少有利润可赚,如果销量达不到预期,企业前途就变得扑朔迷离。

  有业内人士认为,变味的本土化,不过是国外企业把“家”搬到合资产地,“家”里怎么布置,还是人家说了算,东道主未必能插得上嘴。真正意义的本土化,即使与外资合作研发,也要通过消化、吸收,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良好的再生能力。

  外资的本土化扩张是一柄双刃剑,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进步并不能为合资公司增加现实中的利润,反而只能成为跨国公司强行牟利的借口。

  目前,大众、通用在中国的合资公司都已经有了开发自主品牌的计划,也将自己的研发中心搬到了中国。从长远来看,本土化对合资企业未来的发展有利,当务之急,是要在外方的帮助下尽快实现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的开发能力,否则,自主研发仍是一句空话。

  与之相比,北京现代要想开发自主品牌就困难得多,其整车生产一直处于组装状态,要实现技术平台的转移难度很大。即便有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的打算,也要得到韩方首肯,毕竟话语权的争夺,中方一直处于劣势地位。

  去年11月,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郭谦突然离职,业内普遍认为,这是韩方加强对合资公司的控制所致。目前,韩方已经控制了采购、销售和发展规划三个要害部门,留给中方的是管理和生产两个没有多少直接利益的“冷衙门”。据传,北京现代下半年即将成立的汽车金融公司,韩方也将占据关键位置。

  虽然跨国公司纷纷将中国纳入其全球研发体系,但如果中方没有话语权,即便合资公司制造出全球最先进的产品,也很难掌握核心技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跨国公司在进行本土化扩张的同时,也不忘进一步加大对合资企业的掌控力度,中方的声音普遍变得越来越弱。

  其实,衡量一个企业的优劣,不完全在产品一时卖得多好,一个没有知识产权的企业,不管多么工于心计,也只能取得短暂的市场利润。甚至超常规的发展,反而会促长企业急躁冒进,一旦策略制定不当,企业将会承担巨大风险。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