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6月26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大学生文化读本”呼唤回归传统阅读
2005年06月26日 00:29:50

实习生 燕舞 本报记者 肖云祥

  一位大学生和他贫穷的父亲在餐馆里吃饭,父亲为儿子点了一碗牛肉面,自己却什么都没点,只是看着儿子吃,儿子让父亲一起吃,父亲说什么也不肯,只推说自己不饿……这是一则《读者》里的故事,一则感动了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的故事。袁贵仁把他的感受告诉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贺耀敏和总编辑周蔚华,“像这样
让人感动的文章有很多,让人思考、给人启迪的文章也有很多,它们就像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果我们精选一些经典性的散文随笔,根据不同主题编选成册,让大学生来读,不是比单纯的说教更能让大学生喜欢和接受吗?”

  于是,就有了这套由教育部社科司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近推出的八卷本“大学生文化读本”。据人大出版社政治理论出版事业部的王磊介绍,“大学生文化读本”上市几个月就取得了5万多本的销售佳绩。该丛书的策划编辑李艳辉透露,“为了了解作为目标读者的大学生的处境与关切、烦恼与快乐,我们召开了在校和刚毕业的大学生参加的座谈会”,“为了走进大学生的心灵,我们为‘大学生文化读本’定的调子是‘分享’:古今中外的名家、主编和大学生之间通过这套书结成朋友,彼此分享人生经验、生活感悟。”而且“价格便宜,充分考虑到了大学生的承受能力”。丛书强大的编委阵容集结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余虹、金元浦、张法教授,来自清华大学的肖鹰、刘兵教授,来自中国社科院的梁实秋散文研究专家王兆胜,而“爱国卷”的主编为散文名家、《人民日报》副总编梁衡。

  为年轻人提供一套练“底气”的书

  丛书良好的初衷正是靠主编们的辛勤劳动得以落实。人大人文学院教授金元浦是“读书卷”《阅读的欣悦》的主编:“我们现在是一个市场经济时代、实用主义的时代,也是一个大学生们找工作以工作的难易程度、薪水高低衡量学业的时代,与20年前、30年前相差非常大”,“我觉得现在的学生需要有点文化底蕴,需要一点浩然之气。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底蕴的书。我们编的不是知识类的书,而是为学生提供一套练‘底气’的书,一套提高学生修养的书。”在编选过程中,金教授“不想老是以导师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们面前,不想做人家的导师。只要大家做朋友,可以跟年轻人聊聊天,年轻人记得有我,就行了”。

  金教授笑称自己青少年时期“没书读”,“现在书太多,所以需要甄别真伪,区分高下,有选择地阅读”。因此他把自己“圆照博观与烛幽探微”的私人经验也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与青少年朋友们分享,他认为要处理好博览与精读、泛读与浏览、精读细读反复读等关系,还要注意阅读书的序言和结语。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肖鹰主编了“情感卷”《情感的故事》,这是他第一次主编图书,以前有不少出版社曾邀请他主编畅销书或学术书,他都谢绝了,“这次接受是认同出版社的理念,大学生需要有质量的能在较长时间里留传下来的书。”肖鹰研究的是美学,离不开审美和艺术,而这些恰恰需要人的情感,“没有情感就谈不了美学”。这位33岁的哲学博士在北大和清华两所大学都有学习、研究和教学经历,深深感到,“当代大学生接收信息的量和主动性超过我们,但他们离经典越来越远。在网络时代保持传统纸本的、纸质文本的阅读是真正保持以个人自我的方式进入历史的一个前提”,“纸本文字真正以你自己的时间,自己的速度,用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心理去感知和想像,以此来进入经典文本中积淀出的千百年来的历史和传统的情感。所以,我觉得阅读文化经典是实现当代生活情感认同的稳定性和丰富性的重要方式”。

  肖鹰在北大哲学系从学士读到博士,那时对经典文艺作品和经典美学、哲学作品的阅读让他受用至今,“大学时期的阅读为现在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大学时对《庄子》的精心阅读让他现在讲课“言必称庄子”。在《情感的故事》的重点章节“知音何在”中,肖鹰就从《庄子》的“秋水”、“至乐”和“徐无鬼”三部分辑录了一篇《对论敌的怀念》,“庄子与惠施两位先秦大哲学家是终身的论敌,但惠施死后多年,庄子还深切怀念他。对于庄子,惠施是真正的论敌,也是真正的知音。论敌对启发我们是非常有价值的”。

  为了贴近大学生的阅读习惯,肖鹰还请了北大、清华和北师大三所高校的5位同学协助自己的初选工作,初选时有80多万字,他在此基础上删节了三分之二并添加了部分篇章形成了最终的版本。英国19世纪的文论家佩特的《从未相逢的知音》是肖鹰补充进来的,虽然这篇文章长达19页,但肖鹰认为“在我的感受中,最动人的知音故事发生在歌德与温克尔曼之间。虽然终生未谋面,温克尔曼的影响却清晰地烙印在歌德纷繁复杂的修养和创作中。”

  网络早已不是阅读的天堂

  “大学生文化读本”是以大学生朋友为目标读者的。因此,他们的阅读感受成为这套丛书价值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为了配合这套丛书的出版,人大出版社从2005年1月18日到2005年6月2日举行了“网络时代的阅读”有奖征文活动。从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北航、北外和中央民族大学的400多篇稿件中,选出了20篇获奖文章。有趣的是这20位获奖者的名字都比较文雅和动听,看得出来他们的父辈还是受惠于传统阅读的典雅和灵动。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易如同学的《金蔷薇的眼泪》和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容容同学的《网络―――乱花迷眼;纸本―――精神行囊》荣获一等奖。获奖同学借征文比赛表达了他们对传统阅读在网络时代命运的深层思考。中小学阶段的经典阅读滋养着易如同学,米兰?昆德拉的《生命所不能承受之轻》是易如在网络上看到的第一本书,“只因为在BBS上看到了一篇读后感,狠狠地把这部小说表扬了一番。网络时代的宣传效应往往就是这么迅速而直接的,还未等你做好准备,就铺天盖地而来。”“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的这次网上阅读并没有带来太多快感和心理安慰,易如开始反省―――写成一本书,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而我们却只用了几个小时甚至几小时都不到的时间匆匆而过。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我应该看到的。你感受到了什么?我感受到了我应该感受到的。这个回答,你满意吗?有人满意吗?

  两项对比,易如觉得真正的阅读需要“沉静的、朝圣者般的心境”。

  二等奖获得者、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朱昭昭同学回顾了“原创文学网站”梦的破灭,检讨了网络文学为吸引眼球而任纯粹消遣性的异幻小说(以修真、仙侠、魔法和异想为题材)泛滥的恶果,他认为,“网络文学的庸俗化仍然是一种商业化大潮和个人文化理想的冲突。网络早已不是阅读的天堂。”“回归传统阅读”成为获奖同学的一致心声。

  链接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8月出版

  三卷本的《大学人文读本》,包括《人与自我》、《人与国家》和《人与世界》,以新锐的视角、丰厚的内涵、精当的编排方式震撼着2002年的图书市场,刷新了当年出版业界的运作状态。《大学人文读本》热销2002年,被《文汇报》评为当年十大精品图书之一。

  《大学文学》

  钱理群 李庆西 郜元宝编撰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1月出版

  在开卷题为《〈大学文学〉:改良〈大学语文〉的一种思路》的序言中,三位学者明确地对目前沿用多年的“大学语文”的概念表示质疑,并提出一个“取法乎上”的新理念“大学文学”,强调让大学生直接通过文学经典的阅读,接受审美熏陶,与古往今来优秀的心灵对话,通过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

  “青春读书课”书系

  严凌君主编

  商务印书馆 2004年6月出版

  读本从初中到高中一套六卷,母题分别是:成长、心智、中国、思想、文化、诗意,阅读量超过300万字。从人类文明的源头到当今时代,从中国文化到世界文化,相当于一部青春修养的百科全书。选文不局限于写作技巧、文体欣赏等技术层面,而是重在构建青年学子的精神家园,为他们此后的人生奠基,为民族的未来播种。

  《大学语文》(第八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中玉 齐森华主编 2005年6月出版

  全书以古今中外精美文学经典名篇120余篇为实体,力求用选文的典范性来达到提高文化素质的主要目的,以选文的丰富性取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综合效应。在弘扬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重视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在精美动人的前提下,注意文学史涵盖面和名家名作;题材广泛,体式多样,每篇各有特色,整体丰富多彩;注意体现各种表现方法和写作风格;适当安排文言文与白话文、诗歌与散文、记叙与议论、抒情与说明等的比例。

  丽娃书坊“新思想书系”

  《丽娃河畔论思想―――华东师范大学思与文讲座演讲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许纪霖 刘擎主编

  2004年12月出版

  本书以人文思想为主题,收录了国内外名家如哈贝马斯、詹姆逊、李欧梵、冯象等在丽娃河畔形成的讲座内容,集思想性、人文性和前沿性于一体,具有广开视野、促进思想思辩、更深刻地理解当今社会进程和加强人文素养等作用。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