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7月3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思想者观察
知识如何改变命运
2005年07月03日 01:20:37

司徒夏雪

  高考刚刚结束,今年的高分状元们又迎来一片赞叹、羡慕的目光,无论是纸介媒体的小报还是大小互联网站都在一如既往的热情追捧。与此同时,恰逢国际禁毒日,有关落网的“技术主义大毒枭”刘招华的央视新闻采访节目也同样吸引着无数眼球。

  这两类毫无关联、截然相反的新闻信息在同一时段出现,实在是很有
些巧合又很有点意思。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改变命运”几乎被人们无一例外地当作奋斗成长的“座右铭”。

  于是,在一些人看来,一切都要靠硬指标说话―――在校园里,“有了高分就有了一切”,如同在社会上“有了金钱就有了一切”这似乎是毫无悬念的“真理”。不是吗―――没有高分就会没有好大学上,就会没有好工作,就会没有高薪、汽车、豪宅、别墅……竞争社会“拼”的就是硬指标―――“知识”,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而高分与知识的背后又意味着什么呢?人们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天赋、聪明、高智商、刻苦、勤奋、钻研……而生活中一个人自强自立的品格、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关爱他人的品德、人生价值的选择都被高分与知识以及高智商的光环所遮蔽,甚至被忽略不计。

  然而,刘招华的故事却给人们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他是一个从小就有着化学天赋的“才子”,在中学时代他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曾多次成为省、市化学竞赛奖得主;他还是一个绝对聪明、动手能力极强的“技术高手”,20世纪80年代末,他在福州一家宾馆的第一次试验中,用台湾人给的100克制毒原材料,自己买来的配剂,只用了3小时就在卫生间里成功地生产出来“安非他明”―――也就是冰毒;他走上毒枭之路后,更加“刻苦、勤奋、钻研”,一张从他住处缴获的物品清单里,给缉毒警察印象最深的是一连串的书名,尤其是一本他在出逃期间购买的《精细化学品及中间体手册》上、下册,这部厚度可观的专业书籍的出版日期是2004年9月第1版,集中了化学方面的最新知识。

  曾有媒体报道,在被警方抓获后,刘招华宣称,自己对化学非常感兴趣,对钱,不感兴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再看在央视新闻访谈节目中,这个确实酷爱化学又自称“我是一个狂人”的“技术主义大毒枭”更爱的还是金钱。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他说:“成为一个冰毒毒王是他的梦想”。正如专门研究他案例的心理学家所分析的:幼年时的刘招华家境十分拮据,虽然曾经在法院的工作十分安逸,他却不愿满足于生活的清贫,这样的性格为他辞去公职,日后走上毒枭之路埋下了伏笔。从90年代起国家开始严密控制麻黄草流入的非法途径,刘招华却从中看到了他立足毒品市场的机会,他在平常的化学知识中发现能利用的东西―――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毒。

  爱钱没有什么不好,爱知识更无可指摘,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却不是仅凭着高智商就能把握住自己的人生之路的。正如能挣大钱不等于就有了道德,掌握了丰厚的知识也不等于就有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刘招华的毒枭之路恰恰说明,正是人生价值目标的扭曲,道德养成的缺失,才使他以赌徒的心态,以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为资本,与法律为敌,与国家为敌,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知识竟然成了他犯罪道路上的推进器。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当今社会上,在崇拜知识英雄的同时,人们在潜意识里对人生目标的确立、道德良心的自省、法律意识的遵守,都缺少起码的应有的敬畏之心。诸如在中小学里,只要是学习优秀,是高分学生,就“一切齐活儿”;而随着对高分和知识的单一追求渐成风气,社会上,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智商年轻人经济犯罪的案件却频频发生;而人们对身边随意损害公物、为达一己目的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损人利己的庸俗风气常常熟视无睹,见怪不怪;对昧着良心、毫无诚信、尔虞我诈的功利主义行径,毫无心灵不安、愧疚之感……这一切都传递着一种错误的信息,误导了青年人的价值判断。

  毫无疑问,科学技术的崛起,奠定了知识尤其是科技知识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坚实地位,知识水准的提高是有益于文明水准、道德水准的提高的,但“知识就是力量”是不能没有道德前提的。因而,对道德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日益边缘化,我们必须有所警醒。一个人的成长,一个社会的进步,若建立在漠视道德的基础之上,最终一切都是会垮掉的。若放弃对一代人的思想品质乃至“灵魂”的教化,则是整个社会的悲哀;若以个人利益的发展取代了道德上的理性追求,则缺失了一种与社会发展同步的新型的时代精神。

  由此,不禁又让人联想到摇滚歌手崔健新专辑《给你一点颜色》中的那首《农村包围城市》中的几句歌词―――

  有知识和有良心是两回事儿

  没有良心的知识又有啥用啊

  ……

  用良心换知识我还不换呢

  ……

  在世俗化泛滥,人们心灵荒芜化的今天,听着崔健以一个理想主义农民口吻的大俗话式的跟整个时代较劲的呐喊吼叫真是振聋发聩啊。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