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7月6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传奇
“鬃人白”续传绝艺
2005年07月06日 00:05:01

本报记者 刘元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爷子,拿根儿精致的紫檀木小槌,敲打着黄铜盘。盘中四个穿京剧戏装、头插翎毛、背扎小旗、衣袍下有一圈儿鬃毛的小人儿,借着铜盘与猪鬃的共振,有节奏地旋转着、追打着。老爷子乐呵呵地说:“盘中好戏开演啦!这出是‘三英战吕布’。”

  老爷子大名白大成,江湖上人称“鬃人白”,是当
下京城惟一制作鬃人的民间艺术家。

  这位老艺人指着家里那些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鬃人感叹道:“做鬃人的手艺不是我们家传的,我只是把这门儿失传的手艺捡起来啦。”

  每个鬃人十七八厘米高,用胶泥做头和底座,秫秸秆做身架,外绷彩纸外衣并絮少许棉花,依据戏曲故事画脸谱和服饰,底座再粘一圈儿猪鬃。据老人介绍,这些老北京独特的手工玩意儿,始创于清代末期,新中国成立后,创始人的后代改行开了无线电修理铺,眼瞅着这门绝活儿将要失传。

  白大成打小喜欢京剧,并擅丹青。19岁那年因病休学,开始跟一位喜欢鬃人的老先生学艺。他创造性地为鬃人加了腿,还把纸戏装改成布绸。其时,正逢中国美术馆征集民间手工艺品,白大成带着鬃人去了,征集负责人看着这些将要失传的鬃人眼睛一亮,鼓励他尽快恢复这门绝艺。

  白大成来劲了。他即刻给北京市政府写信,申请营业执照。靠鬃人谋生,一干就是40多年。如今,65岁的老爷子提及这一切仍然满脸自豪:“我是解放后真正的民间艺人,这辈子就没端过公家的饭碗!”

  上世纪60年代初,鬃人终于重现江湖。一位日本民间访华团的代表,在王府井工艺美术服务部捧着这些小鬃人爱不释手。他当下买了一套《西游记》,回国后即刻发函向白大成订货。尽管当时的政策不允许个人手工艺品出口,但白大成偷着乐了好多天:“敢情这鬃人不光咱自己喜欢,外国人也喜欢。”

  “文革”开始后,所有传统的戏曲都被禁演了,鬃人自然也成了“四旧”,白大成的营业执照被收走。为养家糊口,他当起了木匠,到建筑工地做门窗;仗着有点美术底子,便到自然博物馆做猿人大景箱、修复恐龙;再后来到电影制片厂搭景制景,当了十多年临时工。

  白大成重放异彩是在首届中国艺术节上,那是1990年。他身边的人大为惊讶:这个默默无闻的临时工,原来是位民间工艺高人。在此次艺术节上,他展示的鬃人,赢得普遍好评。其中《大闹天宫》、《八大锤》和《挑滑车》展后即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与此同时,他还要没日没夜应付欧美和日本等客户的订单。一位美国人在北京庙会上买了鬃人后爱不释手,回国前找白大成订做了成套的鬃人。10年后她又来北京,告诉白大成:“这些年我在泰国、印度尼西亚以及香港和台湾工作,鬃人一直伴随在身边。”今年6月她回美国时,又带走了白大成做的十多个《三国演义》里的经典人物。

  这些年,老爷子没少带着他的绝艺出国展示,每次出国回来他都深深忧虑:“眼看着一个个老艺人都去了。他们走了,一门绝艺也就被带走了。再不抢救,这些文化遗产就消亡了。”

  为此,他与电视台策划了中国第一个国际民间手工艺术周,并组织十多次活动,专门帮助那些生活贫困、被埋没的民间艺人寻找出路。

  北京扎风车的梁俊、包头剪纸的孙二林、河南木刻人像的常德明都是农民,参加白大成组织的活动后渐渐有了名声。河北农民徐艳丰用高粱秆扎刻古建筑是一绝,可不幸得了尿毒症,若换肾得15万元。白大成便出面张罗,请电视台为他做了期“真情互动”的节目;联系博物馆收购他的代表作―――故宫角楼;向外国客户推荐他的作品。如今,手术后的徐艳丰已能自食其力了。

  老爷子从不参加各类评选活动,他有自己的理儿:“打个比方,就像出家人看破红尘。这大师,那大师,我认为毫无价值。我不需要虚的荣誉感,我只想力所能及做点儿实事儿。”

  听说今年10月开张的首都博物馆新馆,要征集京城民间艺人的代表作,老爷子呼啦一下引荐来十多位做面人、脸谱、风筝、草编、花灯、毛猴的民间老艺人。当然,他的鬃人也在赶制之中。

  “我爸思想特超前。”儿子白霖如此评价老爸。为让绝活后继有人,白霖6岁时就被逼着学京剧,以便“培养对鬃人的了解和爱好”,大学又让儿子学商贸英语,“指望着能把中国的民间手艺品推向世界”。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