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7月14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有话就说
限制小排量就是不让多数人用车
2005年07月14日 00:51:34

程远

  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燃油价格居高不下,小排量车市场出现热销局面。据中国汽车协会统计,今年1至5月,国内制造的1.0升以下排量乘用车,销售量达到438773辆,占同期乘用车总销量的32.84%,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同比增长了20.71%。如果再加上1.0升至1.6升排量,则销量达到了936666辆,占总销量的70%,增
幅达到33.3%。与之相反的是,同期1.6升以上排量的乘用车却是负增长,小排量车的市场表现可见一斑。

  然而一方面是小排量车的热销,另一方面却是全国60多个城市相继实行了对小排量车的限行规定,而且限行之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最近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上委员们再次发出质疑,还有院士出面大讲一些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的道理,呼吁取消对微型车的不合理限制。

  其实对小型车的限行问题,作为“圈子里”的人,我们实在是听腻了,也说烦了。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不得限制小排量经济型轿车。1994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部汽车产业政策,就明确提出“国家鼓励使用节能和低污染汽车产品”。针对一些地方对小排量车的限制,1996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计委《关于取消地方限制经济型轿车使用意见》。2002年7月,《汽车工业“十五”规划》提出把油耗低于4升的经济型轿车确定为轿车发展重点。去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联合开展汽车市场专项整治,重点之一就是不得按照发动机排量实行限购限行。去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颁布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再次提出要引导购买和使用低能耗、低污染、小排量、新能源、新动力的汽车。10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11月发改委又发布《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都提出要发展油耗少、排量小的微型车,但是各地限制小排量车的规定却依然没有任何松动。

  汽车排量小,体积小,制造所需的原材料少,占用的场地道路面积小,使用油耗少,污染也小,对国家、对个人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这些简单浅显的道理,就是小学生也是一听就懂,根本不需要院士出马才能讲明白,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们就是听不懂?全世界能源紧张,中国能源形势更是严峻,也是普通人都知道的常识,官员们应该比我们更清楚,为什么他们就是不在乎?难道我们官员的智商就真的比常人低下吗?

  再看看,凡是“限微”的地方,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理由:“维护城市形象”,难道他们从来没有出过国,没有见过日本、欧洲都是小型车、两厢车最为流行?处处都在叫喊“与国际接轨”,在汽车使用上却要反其道而行之?

  最近我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限制了小排量车,就是限制了大多数人用车;而限制大多数人用车,是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最快捷、最有效的办法。这个道理官员们自然是心知肚明,却不便于公开讲出口,摆在桌面上来,这就是各地限微“只做不说”的原因。谁愿意得罪大多数呢?所以装聋作哑,任你说破嘴皮,我自有一定之规。

  想想看,在一个城市里,什么人才有资格配备公车?官员。官员会不会配备微型车?当然不会,而且配备公车还有严格的级别限制,级别越高,配备的车排量越大。再看什么人有能力购买大排量车?富豪。一般来说,越是排量大的车,价钱越贵,能够买得起的人就越少。比如在一个地方,价格100万元以上的车能销出1辆,20万元的车就可能销出10万辆,而5万元的车就可能销售30万辆。

  我们知道,无论在哪里,官员总是少数,而且级别越高,数量越少。同样,有钱的人也是少数,越是富有的人,数量越少。在一个城市里,官员加富豪不过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几,也就是说有资格、有能力坐大排量车的人屈指可数,而有能力坐小排量车的芸芸众生,则多如牛毛。限制大排量车出行使用,不仅会损害做决策的官员们的利益,而且对缓解交通压力似乎也是杯水车薪。想想看,对一个保有量几十万辆、上百万辆汽车的城市,马路上少了几千辆、上万辆大排量车行驶,其实是显不出什么效果来的,而限制了小排量车的使用,立刻就有几十万辆车不能上路,可以说是立竿见影。限制大多数人用车,将是一种什么效果?而限制了大多数人用车,只让少数官员和富豪们的大排量车行驶,不仅道路畅通了,而且也容易体现出人们的身份了。

  所以这些年来,取消对经济型轿车不合理限制,不管企业如何抱怨,媒体怎样呼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多少议案,专家们发表什么样谈话,统统都像拳头打在棉花包上,没有任何反响。制定限行规定的官员们,就是不予理睬,我行我素,想怎么办还怎么办。“笑骂任你笑骂,好官我自为之”,你能奈我何?

  让大多数人用车,自然麻烦事就多了,无论交通拥堵、能源消耗、环境保护都是一个难题,但是现代社会最提倡的是社会的公正、公平。共产党的宗旨也是为最大多数人谋幸福。所以轿车要不要进入家庭,以何种车型为主导,表面上看,似乎是个产业发展路径问题,其实体现出来的是以人为本的问题,是让最广大的普通公众受益,还是为少数“成功人士”、“社会精英”们着想。这是建造和谐社会的基点。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