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的前车之鉴,所以新党在人大演讲时,人大校长纪宝成的表现格外引人瞩目。不仅如此,关心文化新闻的人都知道,纪校长最近可是报纸和网络上的热门人物,人大开设国学院,国学的话题在媒体上吵得不可开交。
纪校长的表现显然比顾校长要好,至少他在送礼物时没有不认识的字,也没
有说什么明显错误的话。不过耳朵很尖的网友,还是在第一时间听出了问题―――关于“七月流火”的问题,又在网上热闹争吵起来。
纪校长的欢迎词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糟了,这句话有麻烦了。更讨厌的是,纪校长、人大的名字已经与“国学”捆个结实,而“鼓吹国学的人用错典故”,显然不妥。
我是赞成复兴国学的,是人大设国学院的拥护派。但我无意为纪校长辩护,“七月流火”是说“天要凉了”,而不是说“天真热”,这是国学入门典籍《诗经》里的入门诗句,错得不应该。纪校长可能是受到媒体乱用的影响了。至于有网友说,“这正证明了纪校长不是寻章摘句的雕虫,总拘泥于古人的语意文化怎么能发展?”似乎有些牵强。
错了就是错了,起码国学倡导者更应讲究用词的准确性,应该对传统文化有更多敬畏,在“创新”时更需要悠着点。
但是,我不认为这件事能证明国学复兴的“可笑”。恰恰相反,它证明了国学复兴是多么迫切的需要―――在对待传统文化上,谁都可能出错,谁也不敢说自己就学习得多么好了。不管他是反对复兴国学的教授、“大洋来信人士”,还是有强烈复兴意愿的、如纪校长那样的国学重镇的领袖。
这种人文素养的欠缺和国学基础的不扎实,是民族性的、集体的,不是清华校长或人大校长个人的。纪校长那么真切地呼唤国学的复兴,都无法驾驭国学的宏大体系,更何况对国学充满偏见甚至仇视的人士呢?
一个有趣的例子,国学复兴论战中,人大教授与中山大学教授曾发生过一场“脊续”与“赓续”的争吵。人大中文系教授袁济喜先生说,批判国学,也需要“准入资格”。其实我想,这种复兴国学的“准入资格”,应该说每一位国民都有,但也许我们每一位国民都还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