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8月6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志愿者首次走进非洲
2005年08月06日 01:54:56

本报记者 崔玉娟 实习生 李春伟

  8月4日,12名来自北
京、成都、上海、云南等地的青年志愿者从北京启程,奔赴埃塞俄比亚,开展为期半年的志愿服务。这是中国青年志愿者首次前往非洲开展志愿服务,也是中国首个援外性质的青年志愿者项目。

  非洲之行开拓民间外交新途径

  据介绍,此次志愿者服务的招募工作从4月上旬开始,吸引了高校学生、在职人员以及海外归国人员等近百人参与,经过笔试、面试、体检等多轮淘汰。

  这次赴埃塞俄比亚的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38岁,最小的21岁,绝大多数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有5名在读研究生、1名在读博士研究生。

  李春治是首都体育学院的在读研究生,他告诉记者:“在招募的过程中,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我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也许条件会比较艰苦,但是我已经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此次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我国驻非洲各国使馆先期联系,埃塞俄比亚政府反应十分积极。年初,经换文协商,最终确定赴非志愿服务的对象国为埃塞俄比亚,服务岗位由对方视需要提出。

  这次志愿服务涉及沼气开发、中文教育、体育教育、医疗卫生、信息技术等领域。据了解,在海外志愿服务计划中,第一次涉及沼气开发志愿者的招募,招募到的志愿者中,有理论知识比较扎实的高等院校毕业生,也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我的专业是资源与环境,但是实习的时候协助导师完成了一个沼气方面的科研项目,对沼气发酵工艺的设计技术还比较熟悉。这次被选中去非洲开展志愿服务,感觉非常幸运。”来自成都的刘哲静在出发前掩饰不住兴奋的心情。

  据该项目负责人侯宝森介绍,首次把志愿者服务开展到非洲国家,面临很大的挑战。队员们将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包括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方面的适应。另外,由于队员们来自不同地域,此前交流的时间又非常有限,队员间的相互磨合也需要过程。“对于将要面临的困难我们无法设想,但是只要我们敢于承担,学会信任,相信总会有办法解决。”曾两次参与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的冯艾显然非常有经验,她在这次赴埃塞俄比亚志愿服务队中担任队长。

  侯宝森认为,此次赴埃塞俄比亚的志愿服务队探索了一条民间外交的新途径,将志愿者作为民间外交的新载体,一方面能发挥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另一方面,也将为增进中埃友谊发挥很大的作用。

  志愿者海外服务走出亚洲

  赴埃塞俄比亚志愿服务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的项目之一。此前,已先后实施了老挝项目和缅甸项目,近50名志愿者已经或正在老挝、缅甸开展为期6个月至2年的志愿服务。

  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是2002年启动的。目前,中国的海外志愿者服务主要集中在中文教学、医疗卫生、农业科技、计算机教育等领域,而且这些志愿者都是深入到基层直接为普通群众服务的。

  参加过赴老挝志愿服务的队员刘楠说:“我的学生中有普通大学生,有职员,有和尚,都是当地非常朴实的居民。”

  7月31日起,12名志愿者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参加了集中培训。在培训现场,有队员提议:“回国后我们可以编写一本当地风土人情手册,来给官方资料作个补充。”在现场做讲座的外交部工作人员连连称是。

  第一批到缅甸参加志愿服务的6名队员中,有4名队员申请将半年的服务期延长至1年。

  2002年,刘楠作为第一批派往老挝的志愿者,在老挝做了半年的英语老师,谈起在老挝志愿服务的经历,她说:“吃过的苦、经历的困难已经慢慢淡忘了,沉淀下来的都是美好的回忆,很感谢那段经历。”“虽然两年过去了,但只要有老挝那边的朋友、学生过来,我们都会聚一聚。”刘楠说,这种感情是其他经历所无法给予的。事实证明,实施海外服务计划是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友谊的重要途径。“这次赴非服务真的是迈了一大步,中国志愿者海外服务已经冲出亚洲了。”侯宝森说,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实施3年来,积累了一些经验,也为此次非洲之行做了铺垫。

  志愿者海外服务期待长足发展

  有关专家认为,由于中国向海外派志愿者的历史还相当短,和其他一些成熟的海外志愿者组织相比,在组织规模、涉足领域、组织机制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专家分析,中国志愿者海外服务要逐步缩小这种差距,主要面临三方面的问题。

  首先,长效机制有待完善,包括资金、前期协调、志愿服务指导等方面。许多国家海外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大部分资金来源是政府资助。在中国,中央财政的支持也是志愿者海外服务的后盾。除了资金支持,还需要各部委之间的宏观协调,在这方面,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具体操作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

  其次,志愿者概念和志愿服务意识也需要进一步国际化。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2001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

  这种志愿者服务意识的建立,是吸引更多人投身海外服务的内在根源。刘楠在参加赴老挝志愿服务期满回国后,供职于雀巢公司市场部。她认为,这段海外服务的经历帮助她得到现在的这份工作,因为“公司非常看重这种奉献精神”。

  另外,到海外参加服务对于志愿者自身是一个挑战,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刚到老挝的时候,吃不惯那里的东西,几乎都是生的。所有人轮流发烧,没有一个能幸免。”刘楠对于当初刚到老挝时的经历仍然记忆犹新。面对很多不可预料的困难,需要的是志愿者的持久热情和毅力。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建立志愿者人才库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几次往海外派遣的志愿者大多是临时招募的,这使得很多愿意加入志愿者队伍的人才,因为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错失良机,同时也缩小了主办者招募志愿者时的选择余地,人才库的建立是将志愿服务深入、持久开展下去的不竭源泉。

  本报北京8月5日电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