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8月8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抗战“硝烟”弥漫书市 作者编者披露心路―――
以更人性的目光,重读一段血泪史
2005年08月08日 00:27:16

本报记者 文静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
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打从日历翻至“2005”,出版界即初现“硝烟弥漫”,进入春夏之交,图书市场更可谓遍地“战火纷飞”。数百种二战图书扎堆上市,颇为乐观的观点认为,这反映出图书出版商“捕捉社会热点的市场意识正在提升”。

  反映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图书,名著与新作,有一番比拼。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生死场》等11部以“二战”为关键词的中短篇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反法西斯主题”系列小说,包括捷克著名作家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京华出版社的《二战全画传》,以镜头捕捉和记录下的瞬间,再现了战争中的人和事;解放军出版社的《二战画史丛书》,则是一套花费了20万元购下版权的引进图书,全书以日记形式记录了二战始末,其中收有大量绘图、照片,堪称二战“陆海空全记录”。

  “二战”类图书的重要构成,当属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图书。其中,作家出版社的《中国秘密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八月桂花遍地开》、解放军出版社的《中国共产党抗日英雄传》、四川出版集团辖下四川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民众抗战画史》等作品,从不同角度为读者重现了那段不该忘却的历史。

  郝在今:还原特殊历史的真实

  情报、保卫、间谍、反特,这类题材往往是“畅销”元素。抗战图书中,八一电影制片厂文学部编辑郝在今撰写的长篇纪实作品《中国秘密战》,就展现了中国秘密战线这一特殊领域的斗争。

  在郝在今看来,中国的情报保卫工作,即使放到世界范围来审视,也堪称“最为保密,最少披露”。

  郝在今的观点,有史实为证。二战中,德国向苏联发起进攻、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中共情报系统都提前获得了情报……“中国在秘密战线上的战绩,不亚于公开战场,这样的功绩,不该被埋没。”郝在今说。

  为这部作品,郝在今可谓十四年磨一剑。他采访了上百名省部级、厅局级官员以及中共情报、保卫部门的人士,通过这些人,不少历史谜团逐一解开。

  有评论认为,《中国秘密战》人物鲜活,细节生动。对此,郝在今说,“把生动的历史写成枯燥的八股,只能怨作者”。但他同时表示,写作应该追求“完真”,“书里披露的是非常严肃的领域,读者希望看到的是真实而非虚构的历史。我声明,我写的这些故事决不含戏说成分。毕竟,这是一部纪实作品。”

  徐贵祥:从人性角度看战争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继《历史的天空》蜚声文坛后,新近推出40余万字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小说刻画了战争状态下的一群中国人和日本人。有评论誉之为“具有历史文学大创作的品格。那种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民族精神意义的深层探究,对人的精神世界、人性和人格的深入揭示,把战争文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徐贵祥看来,二战结束后,前苏联、美、英、法等国家都产生了大量从人性角度揭露战争和反思战争的作品,其影响遍及整个世界。反观中国,中国的抗日战争本是二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抗战题材文学作品也不少,但是大量作品“脸谱化”、“概念化”毛病过重,过分强调宣传教化功能,从而冲淡了作品的人性感染力,把这些作品放在国际战争文学的大背景里,就显得有些肤浅。

  “我看,国内以往抗战题材的作品,最大缺憾是没把‘敌人’写好。”徐贵祥说,“写好敌人,正是为了写好自己。把敌人写透了,那么,战胜这样强大敌人的抗日英雄形象,才会因之更加高大、更加真实。”

  基于此,徐贵祥给自己新作品提出3个要求:写好自己,写好敌人,写好真实状态。

  为做到这一点,他深入研究作战双方当时的状态、综合国力和文化背景,研究作战中各类人物尤其是直接交战的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性格、遭遇、情感和命运。徐贵祥承认,写作中,他时时浑然忘我。写到抗日英雄时,他感觉自己就是抗日英雄;写到鬼子时,他感觉他自己就是那个鬼子。

  黄涛:为英雄再树丰碑

  翻开《中国共产党抗日英雄传》,毛泽东在延安窑洞伏案写作的照片,朱德、周恩来、叶挺、杨靖宇等人驰骋战场的留影……一一映入读者眼帘。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编者之一、85岁的黄涛老人,既是一位编辑出版家,也是一名经过抗日烽火洗礼的老战士。

  黄涛介绍,他们是从各战地、各类型、各岗位的英雄模范中,反复研究筛选,最终选出120多篇英雄传记,汇集成了《中国共产党抗日英雄传》。这其中,有“太行浩气传千古”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有“回民支队垂青史”的八路军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有威震敌胆的狼牙山五壮士……

  该书还记录了日本侵华的种种罪行。例如,日军攻占马石山后,将抓捕的500多名群众全部杀害,老弱妇孺,无一幸免。书中的“马石山惨案”就有所反映。

  “日本侵略者罪行,罄竹难书!”言及此书,黄涛老人始终语气悲愤。

  郭德宏:为民众力量鼓与呼

  “民众,不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历史的主体。一部壮烈的抗日战争史,也主要是中国广大民众抗战的历史。”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中国民众抗战画史》主编郭德宏这样说。

  郭德宏认为,在以往很多抗战史图书中,主要论述的是党派、政府及上层人物如何领导战争,而对于广大民众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则写得很少。至今没有一部专门的民众抗战史,这种状况显然很不正常。

  按照“图文互证,相得益彰”的原则,《中国民众抗战画史》从“民众”视角出发,揭启了一幅幅民众抗日的历史画面。

  在该书中,有向日本帝国主义打响第一枪的驻守卢沟桥的第29军下层军官与士兵;有在民族存亡关头,走上街头宣传抗日的手无寸铁的学生;有在淞沪战役中,坚守祖国在上海市的最后一个主权象征地―――四行仓库的一名上校团副率领的几百名中国士兵;有冒着敌人的炮火勇敢地游过苏州河的女童子军……此外,我们还会看到一些首次公之于众的人物照片,如“一二?九运动”倡议人张兆麟,只身潜入四行仓库为800壮士送锦旗的勇士杨惠敏,等等。

  “无论是在历史的哪一个过程、哪一个阶段,甚至是一些具体历史细节中,都少不了民众的力量。”郭德宏说。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