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8月11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冰点时评
可以说“教改基本不成功”吗
2005年08月11日 02:56:38

汪强

  在国务院某机构发布“医改基本不成功”的说法后,杨耕身先生撰写了《反思医改之后期待教改自省》一稿(见8月9日《中国青年报》)。尽管杨先生没有明确说出“教改基本不成功”,但已经十分清楚地表明了这个意思。不过,他只是从教育产业化、农村教育乱收费这一角度谈的,我以为从另一个角度,也似乎同样能说明教
育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

  2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高喊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一直在高喊要减轻学生过高的学业负担,每年总有发相关的文件,每年都要召开相关的会议,每年报刊上发表的有关素质教育的论文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每一个学校、每一个教师的计划与总结中无一没有相关的文字。可实际情况如何呢?应试教育越改越烈,学生负担越减越重。在上个世纪80年代,学业负担过重还主要是在中学里。后来,小学生的负担也重了起来,而现在相当多的幼儿园小朋友也开始了人生的竞争。前些日子,一个13岁小孩子的自杀引起了人们的注视。然而,这并不是个别的现象。前年有一个机构在上海进行过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有近四分之一的中学生想到过自杀。为什么要自杀?这位13岁的孩子在遗书中说得很明确,那就是因为她认为她是差生。而目前我们通常所说的差生,就是指的那些不能适应应试教育,在考试中常常失败的学生。因此,从这个花季少年的自杀,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应试教育是多么激烈多么残酷。

  有人可能会说,目前我们在素质教育上,在减轻学生负担上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怎么能说在这方面改革基本不成功呢?是的,差不多每年都会有这方面的新举措出台。但这些所谓新举措,有的只是在文件上口头上,并没有真正落实,有的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有的是换汤不换药,有的只是在玩弄文字游戏,真正能落实到行动上并坚持下去收到成效的极少极少。举两个例子。有一个市宣布,为了减轻小学生的负担,小学直升初中,取消小升初的升学考试。可实际上呢?该市取消这一升学考试的同时,又将毕业考试作为初中录取新生的参考,这样,毕业考试实际上就成了升学考试。因此,六年级的学生也就像初三高三的学生一样紧张,一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因上边查得较紧,有的学校暑假不补课了,但一方面,学校布置了大量的作业,每过10天就要将作业送到学校检查,另一方面,老师们在家中给学生补课,有的学生上午补语文,下午补数学,晚上补英语,比在校上课还要紧张。你说,在这个暑假中学生还轻松得了吗?

  导致教改基本不成功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教育产业化、农村教育乱收费。比如,一所重点中学的分数线是650分,考生考了649分想进这所学校就得多缴1.2万元,然后每少1分,再加1000元,在此种情况下,不少家长常常在孩子面前唠叨,你考好了,就等于为我们挣了钱。而教师为了对家长负责,为了对上级对社会好交代,只能把素质问题先放到一边,先应付好考试再说,只能大搞题海战术,向时间要分数,不断地给学生施加压力。可以说,只要像这样以金钱换分数的收费制度不改变,那素质教育、减轻负担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教改基本不成功”,我们能这样说吗?有关方面能大胆承认这一点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