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9月15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湖北招生诈骗案一诱因
家长患上“独立学院后遗症”

2005年09月15日 07:44:36

本报记者 甘丽华

  1750份足以乱真的假通知书,跨越10多个省份,1550多万元的巨额收入―――湖北省近日破获的这起招生诈骗案,受骗人员之多、犯罪分子行骗地域之广、涉案金额之大,在全国都极为罕见。

  不退档、不换录、不补录、取消“点招”、高校教职工子女不再享受照顾、不录取政策规定之外的批次线下考生、取消独立学院凭准考证录取考生的办法……湖北省是今年全国执行高招政策最严的省份之一,可为什么如此罕见的招生诈骗案还会出现在湖北?

  据武汉市公安部门介绍,这次招生诈骗主要打着高校独立学院的旗号进行。一些家长患上“独立学院后遗症”就是诱因之一。

  该案已经抓获的犯罪嫌疑人王某,自称是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影视工程学院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警方将王某抓获时,在王某的住处等地查获了1550余万元的涉案赃款。据华中师范大学介绍,王某其实是该工程学院原投资方武汉一家影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去年曾参与该工程学院的招生工作。

  独立学院是近5年来出现的高等教育新形态。目前全国已有233所教育部核准的独立学院,其中湖北有29所,数量居全国之首,目前在校人数约12.7万人,占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4%。“千亩校园,万人大学”,湖北独立学院经历了一个急速扩张的时期,对生源的需求量大增。湖北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刘晓林告诉记者,不少独立学院的出资人在招生规模上存在误区,想“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因此,少数投资人和招生中介一拍即合。近年来,为了吸引生源,不少独立学院不惜搞“学分制本科实验班”、“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本连读”等噱头,违规招生的情况时有发生。

  今年,湖北省对独立学院的招生办法进行了改革,由“举办高校领导、投资人参与”,并将去年违规招生严重的8所独立学院的招生工作,改由举办高校代为实施,招生公章、录取通知书发放,均由举办高校组织进行,独立学院的招生办主任也由举办高校派出。湖北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杨永才介绍说,到目前为止,今年独立学院本身没有发现违规招生的情况。

  但问题在于,许多家长仍有“去年搞得成,今年也一定搞得成”的“赌一把”心理,助长了一些不法中介为牟取暴利不惜铤而走险,并进行得非常顺利。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影视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罗贻文介绍说,去年有一些招生中介公司到当地,成功地将一些考生“送进”了学校,建立了一定的“信誉”。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分析说,一些家长总是相信有“计划外招生”、“小计划”、“点招”,总是相信交了钱,通过一定渠道就可以上大学。

  正是基于此,使这起诈骗案呈现出网络状,犯罪嫌疑人得以逐层发展下线,按招生人数返利,网罗一批人员,分别在湖北、河南、河北、山东、江西、浙江、安徽等地活动。这些假通知书,最少的经过4个层次,最多的辗转了12个层次。不少家长是“慕名”主动找上骗子的,有的则是通过熟人、亲戚介绍认识骗子的。

  本报武汉9月14日电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