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10月26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短评
究竟在哪里享受科普
2005年10月26日 01:09:39

黄勇

  “神六”飞天在青少年中掀起的对航空航天知识和科技知识求索的热潮,是令人欣喜的。但热潮之中人们对面向青少年的科普事业进展现状的审视,却又让人难以释怀。

  人们在欣喜中看到,一些沉睡的和零散的科普资源,通过这次“天时”,得到了一次唤醒和整合的良机。天文馆开始人头攒动、长期被冷落的系列科普
图书销量飙升、学校的课外活动、甚至每个学生都躲不了的神圣的“家庭作业”中也有了“神六”的内容等等。

  但令人困惑的是,当我们面对青少年科普如何保持持续热度的大命题时,这些平时散见的科普资源,谁应该或有可能成为承载的主渠道?

  对科普事业有所了解的人们应该知道,3年前,凝聚了国人众多期盼和领导专家心血的《科普法》出台,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惟一专门为科普事业立法的国家,堪称丰碑。科普事业意义之重大、科普对造就优良民族素质、特别是对青少年成长之不可或缺的作用,都不容置疑。真实的调查数据也告诉人们,科普事业推广在中国之紧迫:具备科学素养的民众的比例,我们在全世界列在80位之后,只有区区1.4%。

  应当指出,当青少年有了接受科普的强烈需求时,这些平日分散的资源,都可在某种程度上满足解渴的目的。《科普法》中,对科普工作的组织协调、甚至经费保证也明确了相关的组织机构,但我们要说的是,当大家都普遍认为科普工作谁也不能包打天下、当《科普法》所预期的理想状态一时还是奢望的时候,学校决不能成为主动逃脱责任的地方。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每天必去的地方是学校,他们活动的最多场所是学校,对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品行塑造最有影响力的地方,也离不开学校,因此这里应该是他们接受科普、享受科普的主阵地。

  当然,我们不希望这个新的命题成为学校的新负担,成为学校在无法摆脱升学指挥棒左右之下的新的苦恼。因为为了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目标,为了真正从小培养具有创新求索精神的优秀人才,学校成为整合各种社会科普资源的枢纽,学校努力在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渗透科普意识、传播科学精神,应是办学的题中之义。

  但我们真正担忧的是,如果人才的选拔标准还是仅仅盯住有限的知识技能点,如果所谓神圣的定终身的考试无法透视出个体的不同知识背景和因科学精神、科学意识的强弱所导致的思维深度与广度的差别,换言之,如果对人才的选拔和判断标准本身就缺乏科学精神,科普要在应该作为主阵地的学校里热起来,并进而带动全社会的科普热、甚至科普产业的兴起,都只能是一句空话、一种梦想。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