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11月4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谁说民兵不能打导弹
2005年11月04日 00:51:18

本报记者 赵飞鹏

  刘国法1969年9月出生
在河南鲁山。他的哥哥参加完对越自卫反击战后回到济南军区某部继续服役。刘国法读高中期间去哥哥那里待了一段,便喜欢上了那里。

  1987年10月,刘国法参军来到哥哥所在的部队。1989年春天,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廊坊导弹学院。3年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成了一名“河北人”。

  后来,2000年年底,刘国法又被“挖”到上海警备区司令部动员处当参谋,又变成了“上海人”。

  这第三次变动是刘国法深思熟虑后的主动选择。

  那是2000年4月,刘国法从廊坊带着为上海警备区培训的10名民兵骨干来到上海。作为待客之道,上海警备区司令部动员处处长李建飞陪同他参观位于浦东陆家嘴的亚洲第一高楼金贸大厦。乘电梯仅仅45秒他便登上了88层高的楼顶。

  在刘国法鸟瞰繁华的黄浦江两岸之际,陪同他的李建飞旧事重提说,“城市防空是上海的重大国防工程,警备区筹建的民兵导弹分队是正在探索的‘上海模式’的第一步,这里天地广阔,来这儿吧!”

  刘国法心动了,甚至有点激情澎湃,跃跃欲试。

  筹建全国第一支民兵导弹分队

  上海和很多滨江临海的城市一样,在未来的军事斗争中面临着严重的空中威胁。上海市政府把城市防空作战准备提升到了战略高度。

  “组建全国第一支民兵导弹连。”1999年底,上海警备区提出了这样的口号。中国的民兵预备役部队实现由传统的高炮防空到导弹防空,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他们要建立“上海模式”。

  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这些平时只是司机、医生、船员、厨师的民兵,关键时候能打导弹?”很多支持这项工作的人心里也没有底。

  李建飞跑到廊坊找到在导弹学界已经小有名气的刘国法时,有着倔犟脾气的刘国法反问:“谁说民兵不能打导弹?!”

  两个星期后,他就提交了一份论证充分的民兵使用导弹的可行性报告和合理编组方案。这种工作速度让总参动员部和上海警备区的领导既惊讶又高兴。

  两周时间虽短,刘国法却做了很多事情。民兵建设具有“寓兵于民”的特点,它决定了民兵每年不可能占用太多的时间训练。而民兵中能否建导弹分队,关键看对导弹射手的专业训练能否在短期内完成。

  刘国法跑到北京军区装甲某师下属的导弹营,观摩现役导弹分队专业训练的方法、进度和强度,找官兵座谈他们对专业训练的理解力和承受力。经过严密推算,他对短期培训导弹射手更加胸有成竹。

  2000年初,上海警备区在徐汇区组建了全国第一个民兵导弹连。当年3月,首批十个民兵骨干被送到廊坊导弹学院培训。这些从未扛过导弹的民兵将在几个月后参加南京军区组织的“207演习”,担负“弹炮结合抗击巡航导弹”课题的演练任务。

  “平时站30分钟军姿都很困难,他却让我们扛着导弹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一位叫胡惕的民兵私下里称刘国法是“训练狂人”。刘国法不以为然。他自己以身作则,民兵练多少,自己练多少。他还摆起擂台,让射手们竞赛谁扛的时间长、扛得稳。民兵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最后,调皮的胡惕可以扛着导弹45分钟纹丝不动。

  地空导弹很昂贵,所以只能让射手模拟训练。刘国法摸索出,可以用信号弹来代替巡航导弹进行训练。

  “信号枪一响,射手就要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内,捕捉锁定刚出膛的信号弹,这怎么可能?”胡惕不相信刘国法这一训法的可行性。刘国法每天两箱信号弹的“超大训练量”训法按部就班进行着。不知不觉中,胡惕的导弹瞄准点不断向信号枪口移近。一个月后,从截获、解锁到击发,3秒钟内全部完成,胡惕都不相信自己的成绩。

  2000年的7月,某沿海靶场。“207演习”进行正酣。敌巡航导弹突破野战军高炮和地空导弹编织的重重火力网,气势汹汹地向上海民兵导弹阵地飞来。“截获、解锁、击发!”胡惕迅速准确地完成了全部射击动作。导弹拖着尾焰,向“敌”巡航导弹直追而去。“首发命中,空中开花!”演习归来,胡惕被授予二等功勋章。

  2000年9月,刘国法正式调动到上海警备区工作。

  建设海上民兵导弹分队,将敌空袭兵器摧毁于城市外围

  到2001年初,上海警备区民兵导弹分队正式建成。

  可是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上海等沿海城市的防御纵深浅,敌人的空袭兵器几十公里以外就可以发射,最好的方法就是可以在城市的外围就能够将其击毁,所以必须把火力前伸。2001年年底,上海警备区决定在上海沿海区县等单位组建海上民兵导弹连。

  海上民兵导弹分队训练需要船舶作为训练平台。如果经常大量征集民船,不仅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很大,而且组织难度大,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刘国法提出,海上民兵导弹分队训练照样可以走模拟化的路子。

  3天时间,刘国法从上海飞到湛江、广州、武汉,又回到上海。调研之后,他下决心研制一套贴近实战的海上训练系统。

  两年后的2003年8月,刘国法研制出了“地空导弹海上实景模拟训练系统”,并在警备区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于上海杨行民兵训练基地建造了全国首个民兵海上导弹分队模拟训练馆。

  这套舰载模拟射击训练系统主要由数字仿真船、海上战场环境模拟、训练弹和成绩评定等子系统组成。因为射手在海上射击主要是在前甲板上进行,所以这个仿真船只模拟了一个局部甲板。计算机控制的模拟训练船台可以逼真地形成1到6级海浪情况下真实船只的颠簸。同时它还可以制造不同类型敌机空袭、不同导弹飞行等复杂情况,让射手的视觉、听觉、触觉和真实环境相差无几。

  这个先进的模拟系统将海上训练场搬进室内,提高了训练效率,保证了海上民兵导弹分队短时间内便可完成成建制轮训。

  2004年3月,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来到海上民兵训练中心参观。上海民兵射手连续演示了对敌武装直升机、攻击机、巡航导弹齐射等课目。

  “我也来打几发试试!”最后,朱司令员要求亲自体验一下。经过简单的培训,他扛起导弹模拟训练器,连击三发,命中两发,最后一发还打出了91分的高分。

  研发某型地空导弹射击指挥系统,偷偷用民航飞机做测试

  某型地空导弹操作方便,地面、行进车辆、树上、船上都可以发射,发射后就可以扔下不管。它射击精度高。但随着现代战争作战样式的变化,它的致命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

  刘国法打比方说,这种地空导弹有“半瞎”、“半傻”的弱点。所谓“半瞎”就是该型地空导弹没有空情预警装置,只能当目标临空以后,靠射手肉眼发现目标,实战中容易错失良机。所谓“半傻”就是目标诸元、射击诸元完全靠导弹射手凭经验估测,误差很大。此外,射手之间只能各自为战,相互协同难、火力分配难,作战效率不高。

  刘国法琢磨,能不能研制一套全天候作战指挥系统,给导弹装上“眼睛”、配上“大脑”,大幅度地提升导弹的作战效能。

  2001年开始,刘国法和西安一家公司合作研发“车载地空导弹射击指挥系统”。

  2004年样机研制成型后,为了检验系统在各种环境下的作战性能,必须在各种天候条件下跟踪民用、军用飞机试验。刘国法与民用、军用机场联系后,人家都不同意。无奈,他只好带领项目组人员和仪器装备到某军用机场的外围蹲守,只要飞机一起飞,就马上跟踪测试。晚上,他们又拉到某民用机场附近,在一个没人注意的垃圾场内进行测试,每晚都是蹲守到深夜飞机全部停飞才撤回。捉迷藏式的试验使刘国法获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为系统的完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初,“车载地空导弹射击指挥系统”通过总参兵种部的专家鉴定。后经总装备部批准立项,已列入全军装备研制计划。今年7月,小批量生产的样机已经在上海警备区民兵导弹分队试用。

  2005年,一向低调的刘国法备受关注,他先被选为“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而后又被评为“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5月份他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颁奖仪式,盛会上有很多娱乐明星前来助兴。不少人纷纷围着明星签名的时候,刘国法一个人窝在角落里,有人叫他一起去要签名的时候,他翻了翻眼珠身子却没动,心里嘀咕了一声:“今天晚上,咱是明星。”

  标兵心语

  我总认为:作为一名军人,不管他身在何位,从事什么工作,一心一意谋打赢应是其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创新是打赢的灵魂,只要一心想打赢、一切为打赢,“新的火花”就会层出不穷。如能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地去为之努力,“火花”必将“燎原”。

  上海警备区司令部动员处参谋 刘国法

  将军点评

  刘国法同志是我军新军事变革热潮中涌现出来的学习成才标兵。他的突出特点就是始终牢记军人职责使命,刻苦学习钻研军事高科技知识,善于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并直接应用于作战准备重难点攻关突破。刘国法的事迹说明:军队建设改革发展迫切需要一批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同时,部队既是培养青年学习成才的沃土,又是专业人才大有作为的热土。作为各级党委领导,一定要鼓励青年干部学习成才,要千方百计为他们创造一个学习成才和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和条件。

  上海警备区司令员 江勤宏少将

  刘国法同志的成长不是偶然的,离不开学习成才活动这个平台,离不开各级党委的关怀和培育。只有积极创造条件,不断交任务、压担子,才能使其逐渐成长为一名业务尖子和先进典型。

  我们要进一步浓厚关心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氛围,激励官兵为推进警备区以反“台独”应急作战任务为牵引的一流“窗口”部队建设,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海警备区政委 戴长友少将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