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5年11月1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有话就说
莫做好龙“叶公”,迎接汽车整合时代
2005年11月10日 00:03:45

 

  最近,国家统计局一位官员撰文披露了一组数据,被认为是“专家”对汽车产业走向的权威分析,立即引起媒体一轮猛炒。文章称,今年前3季度全国轿车产量增长了17.7%,销量增长18%,新增库存4万辆,行业整车销售收入增长0.4%,利润下降52.9%。15家主要轿车企业利润下降51.3%,其中4家亏损,8家利润
下降,只3家利润有较大增长。该“专家”认为,四季度很可能会爆发价格战,一批中小轿车企业面临淘汰威胁。

  其实,汽车行业利润的大幅度下降,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有企业面临淘汰,就像“狼来了”一样,更是听得麻木了,媒体的大惊小怪,反映了媒体信息的匮乏。由此不禁令人想到,在信息资源被高度垄断和严密封锁的中国汽车界,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是行业的“专家”,就可以出席各种有偿和无偿的“研讨会”,不管他真的有没有“研究”,都身价不菲,“物以稀为贵”么!虽然那些信息已贩卖了几十遍,邀请者仍然趋之若鹜,因为没有信息资料,还能“研讨”什么?

  君不见那些大小“研讨会”,主办者总是不遗余力地邀请“有关部门”的官员“光临”,出席的官员级别越高,会议的档次便越高,便越有掏钱的主参加,因此高官们总是成为“研讨会”招揽报名的“幌子”,不管他真的出席与否。有的官员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发言不愿让媒体旁听,怕“捅”了出去,让公众知道了。请问,既然是国家机密,为什么要到一个个并无保密措施的研讨会上乱讲?是不是为了减少扩散,以便把垄断的信息资源多贩卖几次?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定期向公众发布信息,是“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封锁媒体,就是扼杀公众的知情权,是一件极不道德又不体面的事情。

  话说回来,早在2004年中国汽车产业就整体上结束了它的暴利时代。按照汽车企业自报的盈利数据,2003年汽车全行业实现利润754.56亿元,同比增长54.86%,实现利税1262.87亿元,同比增长45.52%,位居全国39个工业大类中前5名。但是好景不长,转眼到2004年,市场结束井喷,经济效益立即出现大幅下滑,全年实现利润719.5亿元,同比下降5.5%,实现利税1234亿元,同比下降3.34%。2003年和2004年销售整车分别为444万辆和507万辆,就是说,汽车行业2004年车子多卖了63万辆,银子却少收了34.7亿元。

  到今年年初,行业利润更是出现巨幅下滑,1至2月全行业实现利润下降了59.31%,其中整车制造下降79.14%,其中15家重点企业降幅更达84.63%,行业的龙头企业一汽报亏,连上汽这样的“搂钱耙子”也下降了87%。此后盈利仍是月月下降,而且大部分月份都在50%以上,但降幅在逐月缩小,因此国家统计局官员所披露的数据,不应令人感到吃惊才是。

  如何看待汽车行业盈利水平的大幅下降呢?首先,汽车行业盈利水平的降低,是相对于过去的暴利而言,在工业制造业领域中,汽车业仍是利润较高的行业之一,不然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企业梦寐以求想进入呢?在过去,汽车工业在高关税和严格的准入制度保护下,国外轿车进不来,行外企业还不准上,既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又造成市场严重供不应求,安四个轮子就能赚钱,一辆普通桑塔纳轿车售价居然高达20万元,其暴利可见一斑。

  暴利给汽车业带来了什么?不思进取。由于没有市场压力,跨国公司对本土化没有多少兴趣,热衷于进口散件多赚中国人一遍钱;合资企业更愿意把跨国公司的成熟车型直接拿过来生产,风险小,赚钱快。所谓的国产化率,很多都是弄虚作假,结果造成了汽车行业整体缺乏研发能力,成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500万辆大市场,却几乎没有自主品牌轿车的奇特现象。

  由于汽车价高利厚,不管什么企业都想上汽车,特别是想上轿车项目,一些地方更把上汽车当作自己的政绩工程,汽车项目被列为“一号工程”,专门成立汽车项目领导小组,书记、市长当“组长”,“跑部”上项目。“一号工程”成了“一把手工程”,大小有点事情,就召集所有部局“现场办公”,把行政手段当作发展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成为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一大笑谈。“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一时间全国竟有120多家汽车厂生产整车。搞不下去的企业,也决不转行和退出,因为生产许可是所谓的“壳资源”,实际上是可以转让赚钱的。一度兴起的行外造车热,其实就是“壳资源”的“变现”热。说什么汽车行业没有“退出机制”,既然“壳”能卖钱,为什么要退出呢?汽车界长期存在的所谓“散乱差”就是这样造成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主管部门提出的联合重组,推进迟缓,造几千辆车就可以维持小康生活,谁又愿意归顺到别人旗下?

  近些年来,大家一直呼唤的市场竞争终于来到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挤去虚高车价的水分,使汽车行业的利润趋于合理,仅仅只是给“整合”打下一个基础,下一步的竞争将更加残酷,必然有一大批管理不善,没有实力的企业要退出去,实现我们盼望已久的汽车业大变局,这本来就是竞争的应有之意,没有紧张的必要。不过,整合的结果未必都能符合主管部门的愿望,出局的未必都是现在的“中小企业”,也许小而强的企业更有生命力,而僵化的大企业,长期躺在国家温暖的怀抱里,能不能经得起竞争的“折腾”却是个未知数。不管未来竞争的结果如何,我们都不能学那位好龙的“叶公”,让我们以平常之心迎接中国汽车大整合时代的到来吧。

  (查阅程远更多文章,请浏览auto.sina.com.cn或auto.sohu.com的“程远专栏”。)

  程远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